教学园地

国科大电子学院谈科教融合下如何建设教学体系

  • 编者按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要求把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作为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三项基础性工作抓好。总书记特别指出,人才培养体系必须立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来建设,可以借鉴国外有益做法,但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是中国科学院“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任务的重要承担者,是完成“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战略使命的重要依托。学校的核心使命是利用科教融合平台,遴选中国科学院最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提供给研究生和本科生,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为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贡献。作为一所科教融合的大学,怎样建设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特别是教学体系?国科大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以下简称“电子学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工作背景

      科教融合是将知识创新与人才培养两种使命水乳交融,将发现新知识与文化传承两种任务紧密联接,将科学研究与教书育人两种工作形态有效统一起来,对提高科研产出、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作为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教育机构,一直是科教融合这一现代大学理念与模式的探路者。在2012年更名为大学时,学校便确立了“科教融合、育人为本、协同创新、服务国家”的办学理念,与中国科学院100多所直属研究机构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科研工作等方面高度融合,致力于发展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高等教育机构。

      国科大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科学院时提出的“四个率先”要求,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密围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的战略使命,通过积极探索以科教融合为特色的办学体制和培养模式,培养造就德才兼备、追求科学梦想、献身科学事业、立志科学报国的科技领军人才,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做出卓越贡献,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积极尝试。

    电子学院科教融合教学培养体系

      科教融合战略事关科学院长远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科教融合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以下简称“电子学院”)由电子学研究所主办,联合声学研究所、电工研究所等13家单位共建,涉及3个一级学科、57个培养单元的3300名研究生的教育教学工作。

      电子学院每年600多名研究生分布在26个研究所,面临培养单位多、专业方向广、课程体系前沿性不足、高水平科研人员教学激励机制缺乏、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等困难和挑战,制约着研究生培养质量。通过从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保障、教学制度化建设等着手,为培养扎根祖国大地、创新型高科技人才发挥重要作用。

      1.围绕立德树人开展特色讲座和社会实践活动

      科研与教学是一流大学的一体两面。通过科教融合将自身在知识创新方面的独特优势高效转化成创新人才培养的优势,不断探索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路。针对当前部分研究生信仰迷茫、理想模糊及缺乏诚信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现象,电子学院充分利用先进的大科学装置等资源和条件,组织研究生参观、与杰出科技人员座谈,不断拓展其研究视野。举办《从无人机与人工智能到协同创新、科研报国》、《太空颠覆性技术发展及对策思考》等院士大讲堂和《国家安全问题及周边热点问题》、《尚武精神与民族复兴》等国防教育大讲堂,培养研究生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确立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坚定信念。组织公益植树造林和“三同”教育实践活动,弘扬志愿精神,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樊邦奎院士《从无人机与人工智能到协同创新、科研报国》

    孙科佳将军《国家安全环境及周边热点问题》

      2.构建科教融合特色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紧跟科技发展前沿,重点反映领域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使研究生能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的应用,同时引导他们在世界科技的潮头开展科研工作。针对课程质量不高、实践育人薄弱等情况,电子学院以研究生培养和学科发展为出发点,按专业需求设课,通过与国外知名大学研究生课程体系对标,获得许多可借鉴的经验,并组织多次课程建设讨论会,提升了90%以上课程的质量,以科教融合为切入点,强化研究型课堂教学,加大专业核心课难度,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目前已形成三个一级学科核心课44门、普及课28门、研讨课65门的百余门完整、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同时,新增大量主题灵活、知识密集的面向科技前沿的8-10短学时课程,为培养研究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雷达原理及应用》课程实验环节

      3.吸引知识的创造者转变为知识的传播者

      电子学院坚持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出发点,加强人文关怀,资源向教学倾斜,完善业绩评价和利益导向措施,优化资源配置,吸引一大批有情怀的活跃在科研一线的学术带头人走上讲台,从知识的创造者转变为知识的传播者。他们将最前沿的科学研究成果源源不断地充实到教学中,提供新思想、新素材、新方法,不断提高课程质量和水平,科教深度融合效果显著。学院院领导吴一戎院士、丁赤飚研究员,宋涛副所长、鄢社锋研究员等知名专家带头开设课程,带动了一批学术带头人积极参与教学工作。如电子所目前已有30人走上讲台,其中60%以上为所领导和研究室主任。

    院长吴一戎院士上课

      4.建立多角度、全方位的教学督导和培训体系

      目前来自科研一线教师已超过总数的70%,他们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但存在多数岗位教师首次授课,教学能力参次不齐等难题。电子学院通过建立高水平督导队伍,扎实开展课前试讲、课中督导、课后辅导,专家全程监督指导教学过程,及时沟通问题与不足。电子学院组织开展系统化的课前试讲辅导,教师进行“真刀真枪”试讲,专家和学生评教团点评并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每学期开展2轮次100%覆盖专业课程的全程听课活动,督导专家按三个一级学科分组,平均每位专家听课14门,每天听课6学时。专家全程、完整的跟踪一堂课,并以课堂教学和教学实践为中心,监督指导教学全过程,对教学理念、内容及互动等进行评价,及时沟通问题与不足。这些方法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形成规范、有序的教学管理模式,教学水平显著提升,优良率达90%。

    课前试讲辅导

    课中督导交流

    课后示范性教学培训

      电子学院定期组织特色鲜明的科教融合交流活动,每次有近百名教师参加活动。如2015年举办示范性教学科教融合交流活动,邀请专家做《如何上好一堂课》和《如何上好一门课》报告、组织优秀教师分享经验和体会;2016年开展以建设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为主题的活动;还举办了共建所百余名导师培训,并探讨如何打造一流学院、一流学科。通过辅导、培训助力其顺利完成从知识创造者到知识传播者的角色转变,推动科教深度融合。该机制得到师生认可和欢迎,其中教师对督导辅导满意率高达97%,同时受到学校领导的关注和充分肯定。

    科教融合交流活动合影

      在电子学院独具特色的科教融合教学培养体系影响下,岗位教师科学设置课程、认真备课、用心教课,改变了重科研、轻教学观念,涌现出教书育人楷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电子学院岗位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教学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其中5个授课团队获得了2016年中国科学院教育教学成果奖,在国科大30个学院中获奖比例占到20%。

    责编 :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