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园地

工程科学学院举行第八次教学研讨会:打造世界工程创新中心和工程科学人才高地

  •   2019年9月9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工程科学学院(以下简称“工学院”)第八次教学研讨会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加强高精尖学科建设,促进工程科学人才培养”。国科大副校长苏刚教授,工学院院长李家春院士,工学院副院长倪明玖教授,国科大教务部常务副部长李春楠老师,工学院各系、教研室负责人,各承办单位主管领导及研究生部负责人,本科生、研究生集中教学授课教师,工学院办公室及校部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还邀请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学院院长丁水汀、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新亮做教学经验分享与交流。会议由工学院副院长戴兰宏主持。

    戴兰宏主持教学研讨会

      苏刚以“抓住机遇,砥砺奋进”为主题,向参会老师介绍了学校近期工作进展。苏刚指出,“在接下来工作中,学校将进一步深入研究,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师资建设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着手,加快深化科教融合、推动学科布局和交叉学科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加快双一流大学建设。”

    苏刚作报告

      李家春以工程科学学院的成立为起点,介绍了工学院坚持工程科学思想、创新科教融合机制、培养未来工程科学家和工程技术骨干人才的发展目标;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教学、教材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nba赌注平台|官网-app下载:学科建设方面,李家春强调,在“新工科”的时代背景以及政策指引下,工学院要形成国际上独有的、特色鲜明的“新时代工程科学”高精尖学科,打造世界工程创新中心和工程科学人才高地。

    李家春作主题报告

    倪明玖副院长作教学工作总结

      倪明玖围绕工学院研究生及本科生教学现状,全面梳理了2018-2020学年的课程安排以及教学组织情况。

      工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主任洪友士对教学督导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工学院于2016年12月成立督导委员会,督导委员会的宗旨是:发现并指出不足与问题,肯定优点与特色,促进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经过近三年的督导,已形成独特、规范的督导步骤,实现了课程全覆盖,有效地提升了学院的教学水平。

    洪友士作报告

      为推动工学院优秀课程建设,提高授课教师积极性创新性,工学院通过综合考量推选出五门优秀课程,并在此次教学研讨会上颁发了荣誉证书。学院领导也希望此次优秀课程的评选,能够充分发挥榜样效应,促进学院课程间相互学习交流,提升教学质量。

    工学院优秀课程颁奖

      会议特别邀请到了北京航天航空大学能源学院的丁水汀教授分享其多年的授课经验。他从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科学研究三方面分析了课堂教学的关键因素,强调课堂教学的五种境界,使各位老师受益匪浅。

    丁水汀教授作教学经验分享

      中科院力学所研究员李新亮分享了在《计算流体力学》课程授课过程中的收获与感悟。他强调教学与科研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而作为一名授课教师唯有热爱才能激励自己更好的前进,创造更大的价值。

    李新亮分享研究生授课经验

      中科院力学所所长秦伟在最后总结发言,他肯定各位老师的教学督导成果,同时也强调现阶段学院教学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共创工学院美好的明天,为国科大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贡献力量。

    秦伟总结发言

    合影留念

      

    责编 :余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