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国科大博士生导师陈进生团队在沿海城市清洁条件下大气PM2.5中硫酸盐的形成机制方面取得研究进展

  •   近日,城市环境研究所陈进生研究团队在环境科学领域权威学术期刊Environmental Pollution发表题为Source apportionment of PM2.5 and sulfate formation during the COVID-19 lockdown in a coastal city of southeast China的研究论文。该论文基于中科院城环所大气超级站针对PM2.5水溶性无机离子、金属元素、OC/EC、粒径谱等理化指标的高时间分辨率实时在线观测,研究了COVID-19封锁期间我国东南沿海城市大气PM2.5主要来源,并探讨了清洁大气条件下PM2.5中硫酸盐形成的新机制。

      硫酸盐是沿海城市大气细颗粒物的重要组分,主要来自海洋源的一次排放和SO2在气相和液相(云雾滴、含水气溶胶)中氧化反应的二次生成。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发现,在多种液相氧化过程中包括H2O2氧化、硝酸盐光解促进SO2氧化、黑碳和过渡金属催化等对硫酸盐生成具有重要贡献,然而,不同条件下主导硫酸盐生成的途径、机制存在明显差异,这是目前大气污染化学研究的热点。

      该论文研究发现,COVID-19封锁期间,沿海城市大气污染物浓度下降了27.3% ~ 67.8%,而O3浓度则上升了28.1%。基于正矩阵因子分析(PMF)模型的高时间分辨率(逐小时)源解析结果显示,COVID-19封锁期间交通源、扬尘源和工业源对PM2.5的贡献分别减少9.0%、8.5%和8.0%,二次生成和燃烧源的贡献明显增加。另外,COVID-19封锁期间大气SO2浓度下降67.8%,而PM2.5中硫酸盐浓度维持在封锁前的较高水平,这主要与大气氧化性Ox (O3+NO2)和过渡金属(Fe、Mn)离子催化氧化作用增强导致硫酸盐氧化率(SOR)增加有关。本研究表明了PM2.5理化性质与来源对人为减排管控的响应以及清洁大气条件下沿海城市大气硫酸盐形成的机制,相关成果可为我国应对大气PM2.5污染防控“深水区”提供科学参考。

    COVID-19封锁期间东南沿海城市大气PM2.5的来源及形成机制研究

      该论文第一作者为城市环境研究所洪有为副研究员,通讯作者为陈进生研究员。该研究得到中科院先导专项培育项目课题(XDPB1903)、福建省对外合作项目(2020I0038)、厦门市青年创新基金项目(3502Z20206094)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Source apportionment of PM2.5 and sulfate formation during the COVID-19 lockdown in a coastal city of southeast China

    责编 :张婧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