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高产优质“巨型稻”在三亚南繁基地试种取得新进展

  •    近期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夏新界研究员课题组培育的“巨型稻”在三亚水稻南繁种植基地试种成功,亩产有望突破国际水稻界公认的单产15.9t/公顷的极限,创造水稻高产奇迹。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粮食生产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巨型稻”是该课题组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超大生物量水稻新种制,2016年由该课题组初步培育出的3个“巨型稻”杂交品种在长沙农业环境站水稻实验基地均取得了单季亩产超900公斤的丰收,其中“湘巨丰6”亩产1100公斤,且米质优,米粒均匀,适口性强。为深入挖掘“巨型稻”增产潜力,该课题组与袁隆平院士组建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研究技术中心联合,通过多级杂交配种组合筛选技术,开展“巨型稻”杂交组合超高产攻关研究。2016年11月在有“中国种植业硅谷”之称的三亚水稻南繁种植基地试种“巨型稻”,并结合“良种+良田+良法+良态”的“四良”配套技术的实施,利用海南冬季特有的光温,生态、土壤环境等条件对育种材料进行加压筛选,繁殖加代,通过了解水稻生长习性、农艺特性,进一步优化田间种植管理技术,寻找适用性广的材料,加快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果。

      目前水稻种植基地水肥充足,正处于始穗期的“巨型稻”长势喜人,一眼望去,绿色的稻田一望无际,杂交品种单株分蘖35个以上,每穗超400个颖花,其中“湘巨丰6”每穗颖花数近800个。结合三亚近期天气情况,今年亩产有望能达1000–1200公斤(15t–18t/公顷)。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预测到2020年,我国稻米需求量要比2010年新增150亿kg以上,才能基本满足人口增加对粮食的需求。在我国耕地面积急剧减少,水稻种植面积基本已达上限的现状下,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增加水稻总产量的唯一途径。选育高生物量水稻品种,并结合传统育种手段与现代分子育种方法以增加品种的产量潜力是提高水稻单位面积经济产量的有效途径。“巨型稻”品种的成功选育,将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升国家粮食生产能力提供新的科技支撑。

    巨型稻杂交品种

    责编 :蔡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