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西藏南部和横断山区三种近缘虎耳草的居群遗传分化和分类学研究》一文在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上发表

  •   横断山脉的近期、快速隆升对年轻植物类群的进化和多样性的影响至今仍不清楚。小伞虎耳草、篦齿虎耳草和班玛虎耳草的分布范围局限于横断山区和西藏南部,均隶属于S.sect.Ciliatae subsect.Rosulares,亲缘关系较近。文章作者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高庆波副研究员等对3个物种的分化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分子证据对3个物种的分类学问题进行探讨,研究结果在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上发表。

      本研究采集了小伞虎耳草、篦齿虎耳草和班玛虎耳草12个居群104个个体,选取三套叶绿体片段(rbcL,trnL-F,trnS-G)和核基因ITS片段以揭示其遗传结构。 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叶绿体片段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聚成两个支持率较高的分支,即小伞虎耳草单独聚为一支,另一支则由篦齿虎耳草和班玛虎耳草构成。基于核基因ITS片段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大致上与叶绿体片段结果相一致,但二者有细微的冲突,这能是由于不完全不完全的分支进化引起的。2)对叶绿体片段和核基因ITS片段进行AMOVA分析,结果显示,广义的篦齿虎耳草(篦齿虎耳草和班玛虎耳草)和小伞虎耳草之间的变异主要存在于种间(叶绿体片段结果显示种间差异占92.31%,核基因ITS片段结果显示种间差异占69.78%),此结果表明这两个物种之间存在较高程度的遗传分化。3)基于核基因ITS片段的分子钟估算结果显示,广义的篦齿虎耳草和小伞虎耳草的分化时间为8.50 Ma,这可能是由于横断山脉的隆升造成了二者的地理隔离,进而形成了异域分化。此外,横断山脉的隆升所造成的地理隔离可能也促进了篦齿虎耳草的种内分化。相反,小伞虎耳草的种内分化可能更大程度上是由于第四纪冰期的影响。与小伞虎耳草相比,篦齿虎耳草居群内基因多样性较低,这可能是由于分布范围的收缩和人类的采挖。 

      本研究综合形态学分析、地理分布及分子数据,建议将班玛虎耳草作为篦齿虎耳草的异名处理,同时将篦齿虎耳草作为一个单独的物种而并非传统分类上作为小伞虎耳草的变种来处理。

    责编 :蔡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