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构建机制研究获新进展

  •   长期以来,群落生态学家困惑于究竟是确定性过程(如:生境过滤和生态位分化),还是随机过程(如:扩散限制)主导了生态系统群落的构建。当前,多数群落学家认为回答这一问题最好的途径之一,是探究确定性和随机过程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对生态群落构建的相对重要性,即: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影响群落构建的生态过程是不同的。尽管这一理论逐渐被生态学家所认识,但是实验证据却还鲜有报道。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全球变化与植物功能性状研究组博士研究生张辉(PI: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南植物园研究员叶清)与保育生态学研究组博士研究生练琚愉(PI: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叶万辉)合作,以鼎湖山20公顷南亚热带森林大样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112种木本植物的与资源获取(如:光合作用和水分传导)和抗旱机制相关的重要功能性状在不同空间尺度的分布和其决定因素,发现土壤和地形因子导致了小尺度上(400-1600 m2)上功能性状的趋同,而扩散限制使得功能性状的趋同程度从小尺度(400-1600 m2)到大尺度(2500-10000 m2)逐渐减弱,进而揭示了确定性过程(生境过滤)主导了小尺度上的森林群落构建,而随机过程(扩散限制)主导了大尺度上的森林群落构建。该研究结合了重要植物生理生态功能性状数据和创新的统计学方法,为深入研究确定性和随机过程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对生态系统群落构建的相对重要性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国际创新团队等项目资助。相关研究成果已近期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Functional Ecology (DOI:10.1111/1365-2435.13079)上。论文链接: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1365-2435.13079/epdf

    80107213 1

    图:鼎湖山大样地不同空间尺度上优势木本植物功能性状变异的方差分割。

     

    责编 :黄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