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顺利通过专家论证

  •   2018年1月24日,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和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在北京组织召开“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专家论证会。会议由环保部生态司柏成寿副司长主持,中科院科发局孙命副局长、刘斌处长、环保部生态司蔡蕾调研员、中国环科院院李俊生研究员、中科院微生物所孙晓晶副处长出席会议。专家组由吉林农业大学李玉院士、中科院微生物所魏江春院士、庄文颖院士等共九位知名专家组成。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编制工作由环境保护部联合中国科学院于2016年5月启动。项目承担单位中科院微生物所组织国内140余名专家学者,对我国大型真菌进行全面评估,经过初评、函审、会评和复审等步骤,形成了大型真菌的红色名录。论证会上,项目负责人姚一建研究员代表项目组介绍了项目的总体实施和评估情况。本项目完成了9534种大型真菌的评估工作,结果显示,已明确受威胁的大型真菌有96种,近危102种,疑似灭绝1种,我国需关注和保护的大型真菌高达6748种,占被评估物种总数的70.78%。与会专家针对大型真菌红色名录评估方法和结果等方面进行了质询和热烈的讨论,充分肯定了项目组的工作,一致通过项目论证验收,并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了建议和期望。

      本次评估是国内外迄今为止评估对象最广、信息最全、参与专家人数最多的一次大型真菌受威胁状况评估。项目组根据大型真菌的生物学特性,对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标准体系做了必要的调整,新增了“疑似灭绝”评估等级等内容,完善了IUCN红色名录评估标准体系,建立了大型真菌红色名录评估技术规范,填补了国内外大型真菌红色名录评估标准的空白。本次评估工作成果重大,意义深远,将为我国大型真菌保护政策的制定以及大型真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开展大型真菌本底调查、观测和科研提供数据基础,为公众参与大型真菌多样性保护创造必要条件,有力地推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的贯彻实施和《生物多样性公约》履约工作。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将由环境保护部正式发布。

    责编 :黄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