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苑人物

运动会上的教职工运动员:同样的奔跑,不一样的坚持

  •   “砰!”女子教工甲组100米赛场上一声枪响,54岁的张媛老师冲在了最前面。本次运动会甲乙组的年龄划分界限是40岁,张媛属于乙组队员,但她却申请降级参加甲组比赛,选择和青年教职工同场竞技,“想和年轻人一起跑、一起玩。”来自国科大财务计划处的张媛老师说。

      张媛身体微曲,在起跑器上准备就绪,起跑枪响,她像离弦之箭,在分组赛中遥遥领先,最终以16.79s的成绩冲向终点,获得小组第一、教工女子甲组100米亚军。

    拼搏精神,薪火相传

      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首次全校性田径运动会在雁栖湖校区西区运动场如火如荼地进行,张媛在赛场上散发着青春和激情。在10月12日的运动会闭幕式上,张媛因获得女子教工乙组立定跳远冠军、女子教工甲组4×100米接力冠军和女子教工甲组100米亚军,而成为2019年田径运动会最佳运动员称号获得者之一。“两金一银”被收入囊中,离不开她多年来一直坚持运动。

      2010年,她开始作为中科院体协代表参加专为退役选手、非专业运动员举办的老将运动会,在市级到全国不同规模的短跑与跳远比赛上陆续获得20余块金牌,2017年她曾作为中国代表之一,在亚洲老将运动会4×100米接力赛上获得第二名,现亚洲老将个人排名191名。

     

     张媛老师

      比赛结束后,张老师依然全神关注着赛场上学生组比赛进程。“这个孩子一看就是能跑的,你看她的准备动作很专业。”被点评的王一竞同学,五分钟后获得女子100米冠军。看见不会用助跑器的选手,张老师会主动指点:“你跑步姿势不对,这样影响速度。”素不相识的两代师生,因为共同的体育精神拉进了距离。张媛回忆说,现在修葺一新的运动场曾是一片果林,后来中科院管理干部学院与中科院研究生院合并,2012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后又在这里崛起了新的校区。她说,现在条件好了,希望同学们能在科研之余,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在张媛看来,举办运动会,也可以促进教工之间、师生之间的了解,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在参加运动会的过程中,在彼此协作中,在加油呐喊中,许多平素不认识、不了解、不熟悉的人之间,会因此加深了解,增进协作和友谊。“人和人之间的了解多了,就会增加信任;有了信任,很多协同的工作效率就会提高。”张媛说。

     

     因祸得福 爱上跑步

      男子教工组1500决赛赛场,一个身材精瘦的老师,第一个冲过终点,获得冠军。他是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副教授彭爱东。这位1500米的冠军得主,最近两年才开始有意地进行体育锻炼,每星期跑3次,每次30公里左右。开始跑步的契机源于一次受伤。在养伤的大半年里,彭爱东几乎没怎么运动,体重直线上升,身体素质直线下降。他这才意识到,需要锻炼了。伤病没有成为彭爱东“退役”的原因,伤后两年里从不松懈的锻炼,反倒让他今日站在赛场上,真正成为了一名长跑运动员。

     

    彭爱东老师

      “身体好精神就好,精神好了,对科研和教学也都有所促进。”10129号运动员彭爱东说。彭老师对于跑步的体会是,长跑需要慢慢加速,最后速度基本是均匀的,不能忽快忽慢,这样才能跑出好成绩。在第二天的比赛中,彭老师又在5000米项目中获得第二名。

     

     十年如一 健走不辍

      比彭爱东保持锻炼习惯更久的是玉泉路校区运行保障部的王志强。他每天锻炼的习惯已经持续了十年。“我每天锻炼的也不多,就一万步。”李帅旗笑呵呵地说着,“健走的时间都是在早餐前和晚饭后”。

     

    李帅旗

      李帅旗今年已经60岁了,这是他在退休前有机会参加的最后一次运动会。虽然没有取得很好的名次,但他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他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锻炼获得健康的身体,得什么名次并不重要。”他的笑容和别人拿到奖牌时的笑容,没什么两样。

     

    伴随日出 “溜达”出冠军

      孟英华是国科大雁栖湖一公寓楼宇管理员,是教工组女子1500米项目的第一名。她每天五点多就起床跑步,既不计速,也不算里程。“就是随意跑,累了就歇着,哈哈哈……”她说着,身边的同事们也跟着笑了起来。

    孟英华和她的同事

      但是比赛还是和平时的“溜达”不同。“我很想往后面看看超别人多远,但是又不敢回头看。”说着,她和她的姐妹们又笑了起来,“这次的速度肯定要比平时快多了。”孟英华说这是比赛给她带来了新突破。

     

     短暂的精彩背后是艰辛的付出

      这些在赛场上夺冠的老师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长时间坚持锻炼的习惯。没有数年甚至数十年的锻炼是很难取得好成绩的。在开幕式上,国庆方队富有感染力的展示也说明这个道理,从现场师生的阵阵掌声中,仿佛能看到国庆方队代表国科大人在天安门广场参加群众联欢的盛况。这背后是浸透了汗水的艰苦训练。

    国庆方队在运动会开幕式上做展示

      据国庆群众联欢领队张艳荣介绍,“来自三个校区的学生,坐着大巴先集合,然后辗转多地进行练习。整整一个暑假,都是最热的时候,同学们一直都在练习。”很多时侯,张老师凌晨三点多才能到学校,只能在办公室凑合睡一晚。

     

      张艳荣老师(左二)和“国庆方队”队员及其孩子们

      人的潜力会比想象中大很多。张艳荣说,如果不是参加这次国庆的活动,根本不敢相信自己还能以这种强度工作。

      运动会结束,在运动场上咬紧牙关超越自我后,他们又回归到育人的本职工作中,继续奋斗……

     

    责编 :杨慧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