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苑人物

大“气”早成!“80后”博导的科研之路

  •   编者按:看、问、听、学和消化,保持着这样的“空杯心态”,“80后”博导潘小乐从决心考研的那一刻开始一直努力至今。“不懂就问,总有专业人士可以求教或者合作。”面对困难,潘小乐是这样解决的。如今,他的团队已经研发出具有完全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仪器设备。“‘卡脖子’会给科研带来窒息感,但并不意味着无路可走。”这是潘小乐对自己的鼓励,也是给我们的启发。今日,就让我们从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80后”博导潘小乐的个人经历中,感受他求知若渴、为国潜心科研的一片赤诚吧。   

      年轻,清瘦,书生气。   

      看起来腼腆,却意外地健谈。   

      从工作内容到价值观,从个人经历到科研“插曲”,所有枯燥的、抽象的、细碎的东西经他讲述,就成了妙趣横生的故事。 

      或许曾经跌跤,或许曾经远行,但回到最让他感到踏实的土地上时,他还是那样一个少年:开放,对世界抱有强烈好奇,灵魂是“轻的”——自由地徜徉在科学的世界里,又是“重的”——充实、饱满,也牵系着他热爱的土地。 

      他,就是国科大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80后”博士生导师,潘小乐。

    调试探测设备

      “有压力,但很有趣,有意义”提到科研,他这样评价   

      天蓝且高,太阳暖且艳,这是潘小乐受访时的天气。但在潘小乐眼里全然不是这样的感知。“PM浓度20出头吧,确实是个好天气。”   

      他一抬眼报出的数据和实况相差无几。这份敏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练成的。在潘小乐的科研生涯里,和数据打交道是家常便饭。观察、采样、分析、建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实验室里,“空气”这一抽象概念被解析为仪器中一行行具体的数据,又被数据一点点还原、模拟。   

      有人觉得这很枯燥,但潘小乐总是兴致勃勃。在他的语境里,科研是暖的,是有滋有味、色彩斑斓的。“大气气溶胶物的演变记录了一个城市、一片区域的生命轨迹和健康状态,对它们长期、持续的研究不仅能给政府或企业改善空气质量提供参考,更像是阅读一个城市和地区的发展日记。”潘小乐如此解读“观测城市大气边界层内气溶胶理化特性”工作。   

      紧张的研究日常里,他也能发现乐趣:为了观测,他去过华山、黄山、泰山,踏上过各种海岛,记录大气环境数据。科研工作也不是没有压力,比如来自导师、学生、团队乃至自己的期待。这既是鞭策也是激励:想拿出过硬的成果、想钻研透一个问题、想成为更好地自己……“不断地感觉压力、克服压力,你才会成长。”潘小乐说,“紧张是肯定的,但我从没觉得辛苦——实际工作很有趣,很开心。”

     

     2019年冬季固城综合观测(左一为潘小乐)

      “我想为大气生态环境改善、为国家做点事情”对待职责,他这样理解。

      除了东亚和极地地区大气气溶胶颗粒物混合演变过程及其气候效应、沙尘气溶胶表面化学的观测与模拟、大气颗粒物辐射强迫及其区域环境和健康效应等研究领域,潘小乐还有一项很重要的研究内容,便是大气细颗粒理化特性的观测及仪器研发。   

      “‘卡脖子’会给科研带来窒息感,但这并不意味着无路可走。”潘小乐说。   

      “我们把‘卡脖子’的清单变成我们科研任务清单进行布局。”日前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会上的一番话让不少人热血沸腾,潘小乐做的事虽然微小,但也是点燃这个目标的一星火种。   

      定制零件、自己加工、自己组装、自己校准……完全没有专业背景的人“跨界”仪器研发,走弯路是不可避免的。但潘小乐很乐观,“不懂就问,总有专业人士可以求教或者合作,好多东西我们加工不出来并不是因为水平有限,只要不断努力,很多可以实现。” 

    潘小乐团队研发的具有完全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仪器设备

      支撑他一路前行的是一个再朴素不过的信念——“我想为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为我们国家做点事情。” 

      “生态环境是全人类的资源,没有人不希望自己呼吸的空气是清新的。”潘小乐说,“这不仅关系到个人健康,更关系到国家形象。”很长一段时间,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机制中,中国的角色相当被动。中国的污染物会漂洋过海影响日韩甚至美国的空气质量——有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这种影响到底有多大,值得长期和深入的研究和评估。”一直温言细语的人明显激动起来,“我觉得作为科研人员,我们有责任去澄清事实——我们的碳排放到底对气候的影响有多大,不能只让别的国家说了算。” 

      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话语权”的重要依据就是科研数据。尽管待遇优渥,潘小乐还是从日本回到了祖国。“只要做好我手里这一点点事,能对国家、对环境起到一点点作用,就是值得骄傲的。”

      “是修行,更是修心。”一路走来,他这样坚信   

      表征了大气边界层内黑碳气溶胶混合状态排放特征,提出判别生物质燃烧气溶胶中有机物组成的方法。   

      系统研究了对流层顶黑碳气溶胶的理化和传输特征,定量解析黑碳排放对区域污染和大气氧化性的贡献率。   

      定量评估大气气溶胶在大气传输过程中混合演变过程、湿清除沉降过程,提出表征大气气溶胶寿命的方法。   

      利用激光偏光技术研究大气气溶胶传输过程的混合演变特征,为提高污染的预报效果和全球气候效应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 

      潘小乐团队的研究成果有目共睹。

     潘小乐团队研究生毕业合影(左四为潘小乐)

      但他却说:“我觉得还不够。”

      这样的潘小乐也是被岁月打磨而成的。

      他的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也曾两次跌到低谷:考研落榜,选择了一个一眼就能望到头的工作,庸庸碌碌中意气消沉;决心辞职,奋力一搏跃向心仪的学校时再次折翼。但万幸,有良师慧眼识人,帮他找到了方向。

      跌了这两跤之后,潘小乐越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的内心是满的,不会因为一点风浪就轻易动摇;他的内心又是空的,像一个空着的杯子,开放而包容。

      由于是跨专业来的大气物理领域,刚开始潘小乐也有读不懂、弄不通的地方,但他不觉得这算得上障碍。不懂,就一本一本地读专业书,一夜一夜地泡在实验室里,一扇一扇地敲开前辈专家的门,去看、去问、去听、去尝试,去学习和消化。这样的“空杯心态”一直保持至今。

    伏案工作

      “曾庆存院士是我们做人做事的榜样。”潘小乐的座右铭正是曾院士的一幅题字:“团结勤奋,踏实创新”,就挂在实验室通往他办公室的路上。 

      “每次走到这,我都会停下来想一下,有没有守住科学家的本分。”这是他的锚,也是他的帆。

    责编 :脱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