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随笔

“薄荷”回忆

  • 《本事》是黄自先生为我国第一部音乐教材写的歌, 原意为“原来的事情”或那个时候的事情。歌中唱到“记得当时年纪小,我爱谈天你爱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林梢鸟在叫,我们不知怎样困觉了,梦里花儿落多少。”婉转的旋律,简朴的歌词,总能把我的思绪带回北京,带回“薄荷人”所热爱的“薄荷”大家庭。

    中科院博士合唱团简称博合,“薄荷”谐音博合,于是成为了合唱团的昵称。网络上对“薄荷”的介绍如下:“中科院大学博士合唱团成立于2004年7月,聘请中央交响乐团合唱团国家一级演员林玉赤老师担任声乐指导及指挥,团员来自中科院各研究所的理工科博士、硕士研究生,不少已经拿到学位毕业的老团员依然坚持每周六的定期排练,参加合唱团的各种演出,并积极参与指导新团员。合唱团的宗旨为“活跃校园文化、提升人文素养”,经过不断训练及演出实践,合唱团已具备较高水平,每位成员通过参与艺术活动,缓解了科研压力,活跃了科研气氛,实现了艺术与科学的有机融合。成立多年来,合唱团前往西北、东北、上海、武汉、青岛等地研究所汇报演出,并于每年7月举办一场面向国科大师生的专场音乐会,现已成为国科大校园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

    但“薄荷”在我心中,远不只如此。

    2013年7月,我第一次从马石庄教授的演讲得知中科院有一支充满活力的博士合唱团,从此与“薄荷”结下了不解之缘。2014年9月入学,我没有选择班干和学生会,直奔博士合唱团。经过一周的准备,我通过了考核,成为了其中的一员。本以为会成为女中,我却意外地进了女高一声部。就这样,我开始了我的合唱之旅。

    第一次排练,我们识谱《婚礼合唱》。仍旧记得,当时我对着谱子上的小豆芽,真是“没谱”,只能跟着老团员瞎哼一通,每到高音就扯着嗓子憋出几个跑调的音,无比狼狈。第一个学期是“民歌专场”,我们除了准备“一二九”的三首红歌,还要学二十多首民歌。看着那一页页五线谱和简谱,没有音乐基础的我顿时“瞎眯了”——加入合唱团之前,我除了流行歌曲基本没接触过其他类型的歌曲。为了不拖后腿,宿舍成了我的练声房,浴室成了我的“背谱圣地”,后来教学楼地下室的健身房也成了我们的地盘。但进展异常缓慢,两个月过去了,我仍旧没有掌握发声的正确方法。与此同时,将近半个学期的排练,我们女高声部都是在林老师的“嫌弃”中度过的。那时的我多么希望自己不再拖后腿,多么渴望与老团员们并肩齐行。

    第一次上台演出是“一二九”晚会,我不记得如何通过演出考核,不记得演出的经过,不记得演出后的反响。只记得林老师想方设法地提高新团员的水平,上“小课”时倾心指导、排练时软硬兼施;记得声部长、副声部长及其他老团员不辞辛劳地从中关村和奥运村的研究所跑到玉泉校区的地下室陪我们新团员折腾了一个又一个晚上,指导我们背谱、发声;记得女高声部长对我们苦口婆心地劝导,记得她用心地给我们写了一封封打气的邮件。在此期间,我渐渐明白了马教授对这支团队赞不绝口的原因。

    玉泉校区校门前的核桃树下,一号线转十号线长长的地下通道,地铁口去中关村青年公寓多功能厅的小道上,办公楼门前的路灯下,周日下午讲声乐技巧的小课,各种小零食,和颜悦色的“林妈妈”。每一个碎片都藏着一个回忆。一次次的排练、演出、聚餐,回忆不断积聚,对唱歌的爱和追求,也慢慢地变成了对这个团队的爱和不舍。7月份京外所团员离京前,“薄荷”开了个欢送Party,我哭成了泪人。

    今日,翻出“薄荷”多年前录的视频看了一遍又一遍,看到林老师曾经乌黑的头发如今落了白霜,年轻的脸庞添了痕迹,听着“薄荷”媲美专业水准的歌声,想起“薄荷”京外所团员一年年来了又去,“薄荷”的队伍几乎没有受到影响,而离京的团员们,在声乐方面,多是收获满满。这一切,都离不开马教授的鼎力支持,林老师的专业和耐心,以及他们和老团员们给这个团队注入的坚实的凝聚力。一直庆幸,在最美的年华里,遇见了“薄荷”。

    又是一年开学季,“薄荷”又将成为谁的回忆?

    责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