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随笔

【兰州分院喜迎二十大系列征文】顶层设计,聚力创新,做凹凸棒石“替抗”拓荒人

  •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弹指一挥间,自17年入所,已走过5年科研之路。回首这5年,从懵懂无知到坚定信念,静心思之,苦中有甜,以一个普普通通的科技工作者视角记录普通却不平凡的科研生涯的想法油然而生。回顾团队“替抗”产品研发历程,深感顶层设计的重要性。

      顶层设计,谋定而动,笃行致远。“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不谋大势者,不足以谋一时”。科研的本质在于创造新知,不懈追求技术、原理、模式的创新。如何打通从原理、技术、产品、产业化全链条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通道,顶层设计至关重要。团队多年来秉持“源于自然、用于自然、融于自然”的理念,致力为我国“安全种植”和“健康养殖”提供技术支撑。而我从事的“替抗用凹凸棒石抗菌材料创制与产业化”工作正是“健康养殖”理念的具体体现。在我刚入所着手开展实验时,尽管团队多年来基础研究的沉淀为开发创新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起初没有项目的支撑,内心是惶恐不安的,也时常感到迷茫,研究的自身动力不足,常有懈怠之心。我不明白,为什么没有科研项目的支撑,还要花费如此多的人力物力来开展该项研究,我常怀疑是否自己科研能力不够,才被如此边缘化,做一些并不重要的工作。

      直到2019年7月9日,农业农村部正式发布第194号公告,公布了药物饲料添加剂退出计划和相关管理政策,明确提出2020年我国将“全面禁抗”,代表着后抗生素时代在饲料行业的终结,我才真正明白了科研前瞻布局,顶层设计的内涵与意义,从内心深处对设计师---团队掌舵人王爱勤老师充满了敬佩与感激之情,也真正体会了他经常说的“做科研,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做解决问题的科研,要为方向而战,而不是为项目而战”的意义,也懂得了他一直教导的“我们一定要用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去做扎实的科研,甘于做冷板凳,善于做冷板凳,为社会进步、国家安全和人民健康努力去做有效的科研和解决问题的科研”的真正内涵。正是顶层设计、前瞻布局与统筹规划以及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奠定了团队后期健康养殖技术产业化的顺利实施。

      紧接着,江苏省重点研发项目、中科院STS和企业联合攻关等项目接憧而至,一切似乎水到渠成,厚积而薄发,而我也从最初的迷茫在“替抗”这条路上越走越坚定。在王老师的顶层设计下,团队定型了“抗菌因子组装—电荷调控—表面交联”一体化工艺,创制了具有pH响应、肠道释放和高效抗菌功能的凹凸棒石抗菌促生长产品,与企业合作攻克了批量生产关键技术和工艺,建成了10000吨/年替抗用凹凸棒石杂化抗菌材料生产线,实现了产品在健康养殖领域的推广应用,打通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通道,为我国实施的无抗养殖提供了全新的技术和产品解决方案,而我也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行的科研思路中,顺利拿到了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

      顶层设计,聚力创新,引领发展。“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个团队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联动跨学科领域的专家和团队在一起,交叉创新,碰撞火花才能做出有意义的科研。“替抗”产品顺利研发,正是多个团队协同创新的生动写照。中科院兰州化物所,中科院亚热带所、南京农业大学、宁夏大学、nba赌注平台|官网-app下载:农业大学等,包括应遇龙院士在内的多位材料学、化学、生物学、动物营养学等行业知名专家和团队共同携手,形成合力,联合攻关,构建了“纵向联合、学科交叉、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开放联动机制,攻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堡垒,实现了技术的联动创新。

      在协调资源和联合不同领域的专家团队中,顶层设计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王老师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勇气和担当、境界和情怀,以富有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做凹凸棒石“替抗”拓荒人,做不负于时代的“挖井人”,发挥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为了实现多团队协作,团结一致,攻坚克难,尽快将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在企业落地开花,王老师多次奔走于各个单位,多次组织并参加相关学术会议,亲自做报告、讲原理、讲技术、讲方法、谈未来。“要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是王老师在多次重要会议作报告时呼吁大家一起协同创新必点的金句。正是聚力创新的思想理念,使得我有勇气和硕士导师合作,共同为实现“替抗”产品产业化而努力,携手将论文写在田间地头,写在我们的餐桌上!

      顶层设计,立足实践,勇于创新。“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提出科研构想并不伟大,重要的是敢于实践,敢于将实验室得出的结论在企业大胆验证。作为一名老党员,王老师深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他是这么教导我们的,更是这么做的。在产业化实施过程中,他始终身体力行,和我们青年人奔赴在一线调研、调试设备,进行工艺验证,引领和鼓励我们青年人从企业需求和实践中发现问题。在生产线验证过程中,他甚至与我们一起通宵达旦,什么时候结果出来了,才能安心休息。他始终鼓励我们“去尝试,不要怕失败”。正是由于王老师的鼓励,即使是初出茅庐的我在面对产业化过程中放大效应带来质疑时,也敢于大胆的提出问题。

      作为“替抗”产品主要研发人员,我很感恩于从开始的方案设计到产品市场应用一直参与其中。“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错过任何一点信息,细节决定成败”,这是生产线验证时王老师对我的耳提面命。回想10吨反应罐投料时出现意外的场景和出产品的艰辛,记忆犹新,而在无意中发现的奇特现象更是让我欣喜若狂。在吨位搅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一种中药组分可以实现吨位造粒,颗粒小且规整,起初以为是生产工艺出错,王老师鼓励我们去验证,最终确定了该中草药的成粒作用并解释了成粒机理,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很快获得授权。实践出真知,源于实践的技术创新更具市场竞争力。也让我明白,科研论文和技术不仅仅在实验室,更是在企业的生产线上。

      顶层设计,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目标照耀产业之路,顶层设计助力健康养殖技术研发。时至今日,团队研发健康养殖产品“脱霉剂”和“替抗产品”确定的“一三五”五年发展计划已有效实施,前后历时十年之久,目标任务已经完成,取得了较好的市场应用效果。本着绿色、低碳的目标,在第一代产品研发的基础上,团队前瞻布局第二代创新产品,以我国西北地区地道中药材和天然植物提取物为原料,以不同的视角构建新型功能材料实现动物健康养殖。更是打破传统工艺,开发现代加工技术,以机械力化学法构筑新型功能材料,实现绿色清洁生产。随着国家“无抗养殖”政策的实施,未来健康养殖的门槛会越来越高,人们对高品质肉类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开发安全有效的替代抗生素方案和新型天然植物活性组分递送新策略任重而道远,是“健康中国建设国家战略”大背景下的战略需求。顶层设计,长远布局,为“餐桌上的健康”保驾护航,是我们团队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将在设计师王老师的带领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坚定不移,向目标迈进,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而不懈奋斗。

    责编 :脱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