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随笔

我和我的导师

  •   多年以后,假使蝉鸣再次在香樟叶间响起,震动的频率恰好卡进空调断断续续的声响,我想我会回想起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老波谱楼还未翻新,309的天花板顶因为尼古丁经年累月的浸润而泛出淡淡的黄。我推门而入,一个瘦小的老头侧对着我,皱着眉头正看一篇文章,夹在他右手里的香烟缓缓燃烧,烟雾升起了一道屏障——而我莽撞地破坏了那道屏障——他摁熄了手里的烟。和烟一同消散的,还有开门那一瞬间被我敏锐探查到的严肃和凝滞感。

      我拘谨地站在那里,看到他很快合上本子又抬起头,表情变得和蔼:“第一次见面,让你见笑了”。假设真是第一次见面,我一定会为面前的老师下一个随和幽默的单调定义。但把时间再往前推——在夏令营的面试上——真正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这位老师也是这样坐在我面前的的评审席上,用这样和蔼宽容的表情,带着一贯的严谨和认真,对我的所有回答盘根究底。短短十几分钟里,他环环相扣,直击要点,我狼狈作战,左闪右躲,大学四年坑坑洼洼的知识储量和临去前的紧急恶补不堪一击得很明显。

      而回到第二次见面的下午,在窗外乌拉作响的蝉鸣声里,我再次被他提问。只是这次不再和化学和核磁和分子振动、电子排布相关,而仅关乎生活习惯、学习困惑、感兴趣的方向、对课题组的期望和对未来的规划。临了,我听见老师说:“很欢迎你来我们组。”

      于是冯老师成为我的导师。

    冯继文研究员与他的学生

      一晃三年过去,我也有了师弟师妹,课题组的时间过得很快,大家都在冯老师的带领下飞速成长,顺利毕业的师兄师姐们带着老师的期望去了更远的地方,尚未达到毕业年限的我们则成了老师退休路上的拦路虎。而老师好像并不着急,我们刚表现出害怕他退休的情绪,他就委婉地、侧面地给出会一直送我们毕业的承诺,随即继续督促我们的实验进程——温情时刻结束得就是这样快。

      他平等而严格地对待我们,给予我们充分的自由——自由探索、自由实验、自由花钱。我们每次因为最后一项敲开309的大门,他都会忧愁地叹完一口长气,就在纸上落下“同意购买”四个大字。而忧愁都是老师一个人的,我们心里早乐开了花。

      平日里他并不吝于表达对我们的夸奖和认可,但在我们犯错误、开小差、停滞不前或者急于求成的时候也从不迂回,批评起来一针见血、毫不留情。而越到这种时刻,我们越惊叹于老师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在他交联的网络里似乎少有盲区,无论我们怎么延伸,都能从那里求得帮助解决问题。他好像永远都在思考、在反驳、在论证,一支笔、一包烟、一杯浓茶、一台电脑,就是他的一天。

      我们常常见他皱起眉头一脸严肃,在看到一篇新颖的文章或者带有瑕疵的报告的时候、在拿到到一份值得深挖的实验数据又或者听见我们浅显的、毫无新意的分析的时候,他都会沉默地在头脑里酝酿一场风暴,再以我们可以理解的方式输出。他对我们的要求不多,只希望我们做真正有意义的实验,这是他时常、反复强调的一条原则。“要么做顶上天的,能在最好的刊物上发表,要么做踩着地的,能真正解决实际需求”,这是老师的原话。

      今年冯老师正好六十岁,我之前看到一篇文章,标题下写着“Dedicated to Prof. Josef Breu on the occasion of his 60th birthday”,当时大受触动,在心中立下宏愿,希望我也能用一篇文章dedicated to Prof. Feng on the occasion of his 60th birthday。但到而今仍壮志未酬,只好借用一期推送,拉来师兄师姐师弟,共同感激冯老师多年来的谆谆教诲。

    学生毕业合影

      雷友义:我要衷心地感谢我的导师冯继文研究员。在学术上,冯老师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敏锐的洞察力和严格的学术底线。每当实验停顿不前,冯老师总能指出问题关键,启发我们大胆假设、冷静分析,然后另辟蹊径地探索;而每当实验有了新进展,冯老师总是要求我们仔细审查、重复验证、精益求精。我在科技论文写作时老是犯夸大结论的毛病,冯老师总是耐心地对相关句子仔细推敲,然后指出我的缺点并教导我们要“有一分证据就说一分话”。在生活中,冯老师幽默风趣,和蔼可亲,十分关心和体谅学生。我曾两次因为父亲身体原因请假,此后每次寒暑假开学冯老师都会主动询问我父亲的身体状况。总之,冯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平易近人的性格深刻感染着我,再次向冯老师致以诚挚的感谢。

      杨丽:敬爱的冯老师不仅是我们学业上的导师,更是我们人生的导师,以他的学识和人格魅力感染着我们。

      科研上的冯老师,即使花甲之年,也仍然投入百分百的喜爱与热情,许多实验的亲力亲为、通宵达旦,以及一周六天的工作时间都无法表达他的那份热爱,“做自己有特色的东西,而不能盲目跟风,人云亦云”是冯老师常挂在嘴边的殷殷教诲,从自身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日常工作中,冯老师总会在组会上给我们制造“麻烦”,会一改平日的和蔼可亲变得严厉起来,学术上容不得半点含糊,也会在面红耳赤之后微笑安慰:“我只是针对这个问题,不针对个人,刚说的有点重,不要有压力”,而我们都知道,那些“麻烦”是为了引导我们深入思考,那种严厉是爱之深,责之切引导我们少走弯路。

      生活中,冯老师总能给予我们长辈的关怀,也能给予朋友般的帮助。之前的我是那种不善言谈和表达,且在老师面前很拘谨的人,是冯老师鼓励我遇到问题要多沟通,多交流。冯老师总能从我们的角度考虑问题,为我们着想,尊重我们的选择。

      徐克:可能是年龄原因,冯老师于我并没有像我入学前想象中的那么“可怕、严肃”,反而更像是邻家的老爷爷。刚入学时的我,对于即将成为我今后学习生活的“老板”充满了畏惧情绪,因此第一次进入那个充满烟味的房间的我甚至有点紧张,但也就是这第一次谈话,让我见识到了冯老师的智慧与洒脱。在这两年以来,冯老师总是能一针见血的指出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能发展下去的新方向,有时自己太过沉浸于自己的研究,导致出现了先入为主的思想,冯老师也总能恰到好处从不同角度指出问题,每每这种时候,冯老师在我眼里的形象都那么高大。另外,在由于一些不可抗力造成实验室财产损失的时候,冯老师也不会过度的苛责我们,反而会给我们强调注意安全。这份洒脱让冯老师的形象更加高大。作为冯老师的“关门弟子”最后一个学生很幸运能赶上这么好的老师,祝冯老师身体健康,多发文章!

      华英楠:很庆幸在人生中短暂的研究生阶段能够遇到能够在科研和生活上给予我很大帮助的冯老师。科研之路从不是一条直通罗马的康庄大道,课题的确立、实验的进展、结论的分析以及体系的发展这些在科研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都需要我们做出正确的抉择,有时候,一个正确的方向会使实验事半功倍。我很感激冯老师能够在我迷茫的时候似迷雾中的灯塔般启示我正确的方向,同时,在我思想懈怠的时候督促我前行。虽然在科研中冯老师是严厉,但在生活中,冯老师却是一副和蔼可亲的形象。他并不像一些导师和学生只停留在科研层面的交流,而是关心呵护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动态、身体健康和未来发展,且总能提出一些成熟可行的建议。总而言之,我十分感谢在我的研究生生活中遇到冯老师,也希望自己在冯老师的指导下不断进步、天天开心。

    责编 :脱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