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随笔

【情感世界】两两相望的11月11日

  •     11月11号,数字1重复出现,明明是堆叠成孤独感,可当孤独成双成对出现时,就开始有了几分暖意和安定。世界上最动人的一句话,也莫过于“我不愿意让你一个人”了吧。只是当你决定陪伴生命中被自己认定的那个人时,你真的思考过什么是真正的陪伴吗?

    爱,不可言说的情感

        不知从何时起,喜欢一个人、爱一个人就成为无法直接表达的情感了。我们经常会看到家长问自己的孩子:“你是爱爸爸,还是爱妈妈?”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这可能是最难回答的问题之一了。

        在向孩子提出这个问题时,家长似乎想让小孩子用一个简单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对爸爸和妈妈的情感,而且仿佛只想要一个结果——爱还是不爱?家长可能只是想和孩子开一个玩笑,而孩子初闻这样的问题通常会绞尽脑汁地思忖再三,这样认真又纠结的表情,总会让一些家长觉得有趣,从而乐此不疲地问着孩子相同的问题。

        或许从那一刻起,小孩子的心里便埋下了一颗种子——我所爱的人只关心我是否爱他(她)这个结果,而并不在意我为什么爱他(她),更不在意这个“爱”里面到底包含有怎样特别的情感。

        与此同时,父母在孩子面前也很少相互表达爱意,在孩子看来,或许会认为爱只能用很隐晦的方式来传达。

        爱原本就是一种细腻的情感,描绘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父母无意识地暗示下,爱便成为了一种不可言说的情感,难以描述又不能说出口。渐渐地,爱变成了一种抽象的、自己知道却又说不清的情感。

    两人相见,六人在场

       “每当两人相遇时,实际上有六个人存在:那就是各自眼中的自己,各自在对方眼中的自己和各自真实的自我。”
                                                              ——劳伦斯·彼得

        我们每个人“对自我的认知”与“真实的自我”相比总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而他人“对我们的认知”与我们“真实的自我”之间通常存在着更大的差异。

        当我们与他人交往时,总会不可避免地用自己认知中“自我的形象”与自己认知中“对方的形象”沟通,对方亦然。特别是在相爱的过程中,双方的心中都会有一个心仪的“爱人形象”,然后对照着“爱人形象”在茫茫人海中寻找着心仪的人。如果在某一刻,我们幸运地遇到了一个拥有心仪的“爱人形象”的人,而对方恰好也这样认为,那么“一见钟情”便悄然发生了。

        不过,这样的机缘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或许只在影视和文学作品中比较常见。这是因为我们并不能清晰地认识到“真实的自我”,也无法清晰地构想出自己心仪的“爱人形象”是什么样子。借着这样模糊的“爱人形象”寻找另一半,我们会发现心仪的人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或者到处都是。

    在一起,也是一种丧失


        两个原本陌生的人,并不仅仅是两个不同的个体,他们的背后更是有着两个复杂的、异质的社会系统。陌生的两个人必然会以他们各自不同的视角、心态与方法来审视、揣测与接触对方,彼此都处于一种微妙又紧张的平衡状态之中,如同跳舞一般。

        两人需要通过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是一生的时光,来进行探索、竞争、妥协与磨合,以完成这个互补的建构过程。这样的交流互动,就像风一样,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不仅因为互动的情境和角色在不断地改变,也因为这些相处通常是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琐事。

        只有共同生活足够长的时间,共享时间与空间的变化过程,两人才会发自内心地理解对方,从而发展出某种只属于这两个人的互动模式,并且产生能够确证、解释这些互动模式的故事。在双方亲密关系的发展过程中,彼此都会存在某些“自我”在磨合的过程中被舍弃,而这正是一种丧失。“相爱如此简单,相处太难。”

        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此

        家庭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社会系统,其成员之间的交流互动维系着家庭的功能,也维持着成员之间对彼此的认知和情感。这其中蕴含的是对他人的责任,对整个家庭的忠诚以及对彼此的保护。社会的安全与稳定,使得个体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关系不再强烈地依附于家庭的支持和保护,因此个体的特点得以脱离家庭的约束得到突出。

        后现代主义思想的核心观点,就是避开由团体成员所共同承担的责任,转而拥护个人自由。依据这个观点,我们可以推断出人与人之间最佳的接触方式,就是以相互尊重同时也相互疏离为特征的。后现代主义者对原有的传统文化抱以悲观的态度,他们认为社会的约束对于个体而言是难以忍受的。所以,相比于相信团体的力量,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我相信自由自在,我相信希望,我相信伸手就能碰到天。”

        当人过于关注自己的特质,就不自觉地将自己的观点投射向外,以己度人。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我们会通过歪曲他人的观点,来使我们自己的观点显得更加合理,并让我们能够更加轻松地攻击对方。其实我们攻击的并不是对方错误的观点,而是我们自己不能接受的那一部分。当我们有意无意地关注自己的需求而忽视了对方,对他人的变化视而不见,彼此的距离就变得十分遥远。

    觉察带来选择,选择带来改变

        成熟的爱是一种能够让我们的内心感到满足的客体关系,它可能源自于激情澎湃的冲动,但不应仅仅是一种冲动,而更应该是一种能力。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在某个家庭、某个社会系统、某种文化环境中长大成人,都是带着各种创伤性体验慢慢长大的。

        我们在寻找自己的另一半时,会比照自己内心的图式去寻找,而自己的父母(主要养育者)对这个图式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要么认同父母,从而试图寻找一个与父母相似的人;要么反向认同父母,从而试图寻找一个与父母的性格相反的人。

        如果我们在寻找的过程中只追求一个完美的结果,那我们必定无法得到满足。如果我们开始注重过程,试图觉察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和产生的情感体验,那么不完美的结果就会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对我们的影响也就不那么强烈了。

        当我们在爱一个人的过程中有了觉察,我们就有可能通过新的情感体验获取安全感和满足感,早年的创伤就有可能得以修复,我们的未来就拥有了新的选择的可能性。当亲密关系的双方都有能力去容忍那些原本无法接受的情感时,双方也就有了nba赌注平台|官网-app下载:沟通的机会,从而共同面对亲密关系带来的紧张感,缓解各自内在的焦虑。

        两两相望,愿两心知。

     

    责编 :王亭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