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艺术与人文系列讲座之六】曹效业:中国科学界的文化传统

  • 曹先生在讲座中
    提问环节的同学们

    102819时,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曹效业做客国科大艺术与人文系列讲座,在玉泉路校区为同学们带来题为《中国科学界的文化传统》的报告。国科大副校长王颖主持本场讲座。

    曹效业用独特的眼光,分别从“世界科学共同体的科学传统”、“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文化传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思想传统”三个方面,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中国科学界的文化传统”。

    曹效业一开始引用伏尔泰的名言,认为学习历史要了解前人如何做,学习文化传统要了解前人如何想,进而引出近四百年来科学在中国的历程以及新文化运动带来的中国文化传统变迁与中国知识阶层分裂,为我们铺垫了本次讲座背景知识。

    在第一部分“世界科学共同体的科学传统”中,曹效业引用前英国首相的话,将其总结为“理性主义思维、自由主义传统”,并详细地介绍了理性主义的历史及对科学的影响。他谈到,理性主义降生于古希腊,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中集大成。文艺复兴运动后,理性主义运用在了自然哲学与社会体系中,并在启蒙运动中达到鼎盛。理性主义运用到科学中,形成了科学的世界观与笛卡儿先生和培根先生倡导的两大科学方法论。

    在随后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文化传统”中,曹效业简述了“五四”时期进入中国的西方思潮,除马列主义之外,主要还有西方三大思想流派:法国大革命的反思产物保守主义、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自由主义以及社会主义。他把在思潮大规模涌入下,中国催生的独具特色的“民国范”总结为:政治上追求民主,思想上追求自由,学术上追求纯粹,人格上追求独立。其间,曹效业引经据典,并穿插彼时轶事,在场同学听得津津有味。

    曹效业进一步谈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科技迅速地发展壮大,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比如“理论联系实际”、科技要“面向国家需求、面向世界前沿”,都使中国的科学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在讲座的最后,曹效业提出对我校学生学业的期望,“欲要有所成就,就要心无旁骛”,希望将来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我们能拥有深厚的科学哲学底蕴,要充分利用大学四年的自由时光较为广泛地学习人文知识,为自己打下良好的基础。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以经久不息的掌声,感谢曹先生带来的这场引人深思的报告。

     

    延伸阅读:

    艺术与人文修养系列讲座创办于20149月,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为培育本科生人文素养、家国情怀而设置的公共必修课程,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学文化三个专题。讲座邀请北京地区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在艺术或人文领域有造诣的专家学者做主讲人,致力于国科大本科生艺术与人文修养的提升。  

    主讲人简介:

    曹效业,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兼科技政策局局长,中国法学会第三、四、五届理事,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专家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特邀顾问,《科技政策与发展战略》杂志编委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联合会名誉理事。20081024日期担任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副会长。长期从事科技战略与科技政策研究。作为主要研究者之一,参与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各项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领导、策划并组织编研中国科学院《科学发展报告》、《高技术发展报告》、《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作为总体组副组长及战略研究组组长,参与S-863软课题研究;作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组副组长,参加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曾参与创办并领导香山科学会议。

    责编 :赵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