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国科大学生记者团与清华大学学生记者团

  • 4月14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记者团与清华大学(以下简称“清华”)学生记者团研讨交流活动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举行,此次活动旨在加强高校学生记者团间的沟通了解和经验交流。

    国科大党委宣传部、记者团指导教师木佳,清华党委宣传部、学生记者团指导教师苑洁参加活动,国科大记者团成员、清华学生记者团骨干培养计划“春苗计划”学员等50余人共同参与本次交流。

    上午9时许,一辆贴有清华紫标志的客车驶进国科大雁栖湖校区,停在了国科大国际会议中心门前长满嫩芽的一行银杏树下。国科大记者团的成员们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匆匆迎到车前,和来自清华的同行见面。

    微风轻拂,吹散了双方初次见面的些许腼腆与紧张;以文会友,“欢迎清华大学学生记者团前来交流”——国际会议中心大屏幕中这行迎面而来的质朴欢迎词更是拉近了记者们的距离。

    热情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国科大记者团与清华学生记者团(以下简称“两校记者团”)成员怀着期待的心情在大屏幕下留下第一张合影、在等高海报前破冰打卡、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走进了学术报告厅——本次国科大记者团与清华学生记者团研讨交流会的第一站。

    无论是传统纸刊,还是新媒体平台,他们向前发展的动力源自哪里、其中不变的又是什么?

    两校记者团指导教师木佳、苑洁先后就与记者团共成长的经历给出了她们的答案。

    以2022级国科大记者团团长陈文焕凌晨四点追踪食堂早餐制作流程而撰写《食堂,七时半》、疫情期间带队采访高福院士的经历为例,木佳老师推心置腹地讲述了《国科大》原创文章的策划产出过程,介绍了国科大记者团在科教融合的教学模式下代代接力和“永远有传承”的传统。

    木佳老师在过往的工作经验中总结出成为一名好记者的要点——要眼里有光,能发现新闻;要胸中有墨,能写好事件;要有文化积淀,能接续感动”,并以“唯有热爱,才能坚持下去”,寄语两校记者团成员继续前进。

    苑洁老师对此也深有同感。她翻阅《国科大》杂志后,对其精美的排版、充满细节和思考的文章、高质量的照片连连称赞,更是对杂志负责人木佳老师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奉献精神感到钦佩,为同学们对新闻事业的执着和热爱所感动。她用“相通”“幸福”两个关键词,表达了自己此行的感受,以及多年来参与学生记者指导工作的体会。

    在自由交流环节,苑洁老师应国科大记者团同学的提问,介绍了清华大学官微“清华对你说晚安”栏目的创作体会。原来,在每一篇日更的“晚安”作品背后,是苑老师和30余位学生记者的共同努力,“希望每一张照片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希望每一条文案都能引起大家的共鸣”,正是苑老师对作品和团队的期许,以及日复一日对标准的坚持,才使得“清华对你说晚安”得到了nba赌注平台|官网-app下载:读者的认可和喜爱。

    《国科大》杂志一年6期,十数年如一日;“清华对你说晚安”栏目一年365次,每日一新。

    两者都是在保障质量的基础上长期坚持而来的成果,一样精彩,且离不开指导教师和记者团成员们的心血、努力与付出。

    正是因为热爱和坚持,两校记者团在不断探索和完善自身的运作模式中也寻求着更广泛的交流与学习,一步一步地用文字与照片搭建起校园里的新闻世界。

    在时代洪流中,已满20岁的国科大记者团与已满18岁的清华学生记者团历久弥新,在传承中延续并发展出各自特色。

    什么是科苑故事?

    与单一面向的科研报道或是科普新闻不同,国科大记者团所报道的科苑故事意在展示科学家以及科苑学生的各个切面,全方位地还原出科研人员的真实形象。

    国科大记者团2022级团长陈文焕作为代表讲述了国科大记者团始终关注中国科学院遍布全国百余家科研院所的最新动态,坚持将国科大师生的声音传向更远的地方,围绕校刊《国科大》展开丰富的报道活动。

    镜头转向清华学生记者团,他们又是如何发展?

    清华学生记者团团长安妮分享了记者团为清华大学30余个校级平台服务的工作日常,七个部门的职责功能以及以平台为导向的记者团账号矩阵运维模式等。近年来,清华学生记者团亦在舆情调查回应方面开展许多新尝试,逐渐完善全网全方位的新媒体平台运维。他们努力以学生视角记录丰富的校园日常,以专业严谨的态度配合校级平台的工作,始终以“讲述清华故事 传播清华声音”为己任。

    分享结束后,记者们意犹未尽,将对写作与传播的交流延续到了餐桌上。倘若这时走进国际会议中心的宴会厅,你会看到两校记者团的成员们围坐几桌,一边展开讨论,一边享受着来自国科大的春日午宴,在美食与对话中度过了晌午。

    茶余饭后,漫步在柔风细雨的校园中,两校记者团同学们更是敞开了心扉,畅谈自己在研讨交流中的感受。

    提着装有《国科大》杂志的纪念袋,清华学生记者团的成员们感受到了手中文字与传播的重量:“不仅是文字很有深度,而且选图也特别精美,这是现在新媒体时代很难做到的!”印在杂志上的图文无声却有力,在柔风细雨中触动着在场记者们的心,激励着大家以“新”视角挖掘“深”选题。

    春雾朦朦的山路上,有一只来自清华的“锐耳狸”也跟在记者们的对谈中“欢蹦乱跳”。妙用谐音“really”,“锐耳狸”是清华学生记者团设计的概念吉祥物,担任着传播“短平快”时事热点的新媒体重要角色。从吉祥物的设计到相关平台的搭建,再到相关周边的制作,清华学生记者团在新闻宣传上做出了一系列新的尝试,在网络时代中崭露头角。

    在思想与语言的交流碰撞中,两校记者团均从对方的实践中获得了宝贵的启示,亦从中找到了新闻报道共同的落脚点——全面且真实、切忌为追求热点而放弃对内容的深耕。

    随着快门声响起,两校记者团成员的笑脸在孔雀蓝-清华紫的背景下被镜头永久捕捉,也为研讨交流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微信图片_20240422102913.png

    两校记者团师生在国科大国际会议中心合影

    大家亦在洽谈中相互熟悉,一同踏进了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在讲解员对23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的生平介绍中,两校记者们被老一辈科学家“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伟大事迹所打动。

    清华学生记者团成员陈从一来自中国澳门,在场馆中体会到科学家开展科研工作环境的艰苦以及为国奉献的决心:“很多人希望出人头地,争名夺利,却少有人愿意淡泊名利,奉献毕生只为信仰。”他在重温历史的过程中深感震撼、为之动容。

    两校记者团成员们也从走近到走进“两弹一星”精神,对国科大文化的历史根基和精神脉络有了更深的理解。春雨连绵,“两弹一星”精神却照亮了同学们的心,似一束光指引着同学们在科学道路上行进。

    带着对往昔的追忆,两校记者团成员一起登上国科大雁栖湖校区观景台欣赏校园风光和雁栖湖的美景。

    站在观景台上,烟雨迷蒙的雁栖湖尽收眼底,而位于朔方的国科大校园则显现出“博学笃志 格物明德”的轮廓,远处的钟声传来,眼前的图画因交流而变得清晰……

    “欢迎来到我们的大家庭!”——初见时国科大记者团师生们的热情源自于记者之间的惺惺相惜与对“记者团大家庭”的自豪;“来这里不到一小时,就感受到了大家的热情,感谢大家!”安妮在交流前对国科大记者团的热情接待和充分准备表示感谢,这亦是两校师生们相知的开始。

    而后两校记者团的一路畅聊是媒体同行们的“同频共振”,大家在交流中收获友谊,领悟新闻的力量。正如陈从一所言:“可能这就是交流的意义,许多年以后,我或许会忘记了今天的点点滴滴,但是只要重新翻看他们的期刊,总会被他们的话语和热诚所感动,被他们的气魄所折服。”

    微信图片_20240422102501.png

    两校记者团在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前合影留念

    回顾这次“约会”,令人印象深刻的不仅有国科大国际会议中心的美味佳肴以及雁栖湖美景,更有思维上的碰撞与观点的启发。两校记者团成员们在整天的相处中感受到了彼此如春日满阳般的精神面貌,体悟到了双方对新闻传播的奉献、热情以及背后所付出的心血。

    在雁栖湖浮桥栈道上,我们约定下次见面,在临别时,我们挥手告别。

    果壳花开,国科大记者团与清华学生记者团的春日约会在两校记者团成员的不舍中落下帷幕,但两校记者团的发展与交流不会止步于此。在柔风甘雨里,友谊的种子于两校记者团成员心中生根发芽,我们将继续在热爱与坚持下蓬勃向前、持续互动、长存友谊,期待下次相聚。

    责编 : 脱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