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所传真

国科大2022年第7期研究生指导教师培训班举办

  •       8月23-24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2022年第7期研究生指导教师培训班举办,本期培训班由城市环境研究所与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联合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田中群,国科大党委副书记高随祥,国科大总学监马石庄,国科大培养与学位部部长王多君,国科大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肖斌,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张有奎教授应邀参加会议。
      培训班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主会场设在福建物构所,分会场设在城市环境所。来自城市环境所、福建物构所等共计300名研究生导师和教育管理干部参加了培训,培训班由卢灿忠副所长,陈少华书记分别主持。
      福建物构所、城市环境所所长曹荣作开班致辞。他首先介绍了两所的发展历程,并指出研究所是人才高地和科技创新高地,研究生导师要提高政治素养,强化育人观念;要坚定理想信念,发挥敬业精神;要提升个人修养,规范道德行为。他希望全体参训的研究生导师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向优秀的前辈学习,立志成为大先生,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上不断创造新业绩。
      高随祥作题为《守正尽责,全面育人》的报告,他介绍了国科大的发展历程、科教融合办学模式和国科大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情况,从教育的根本问题讲起,强调导师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过程中应该如何做。同时明确了国科大“大思政”体系对导师的要求,并结合典型案例,辨析了好导师的标准以及如何建立正确的师生关系,切实履行好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田中群院士的报告题目为——《探讨研究生培养与师德师风》。他从我国科技的定位和科技工作者使命谈起,强调我国的发展进入重大机遇期,最关键是定位、方向、模式和诚信。科研和教育需要适应新形势和新定位,要做顶天立地的研究工作,导师要解决真问题和真解决问题,必须精益求精,在研究生培养中,要不断提升自己;要遵守科研道德,诚信感恩,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他以“敢为先,重细节,合为贵”总结百年厦门大学化学学科的科研风格,希望年轻导师们养成良好的科学道德操守,始终把诚信和感恩作为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宝贵的品格,作为迈入科学殿堂的立身之本和立基之石。
      张有奎以《培养什么人:教育的首要问题》为题,他从教师的使命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谈起,希望导师们要做务实的理想主义者,用德性涵养心灵,要“以天下为己任”,强调要形成三全育人的格局,应该创新发挥思政工作的作用,而人才培养的最关键因素就是努力成为“四有”型好教师。
      肖斌的报告题目是《研究生的心理健康与和谐发展》,他从心理、生理、社会及文化因素等方面深刻地剖析了研究生群体的特点,帮助导师更好了解研究生常见心理压力来源、心理问题发生原因和表现形式,以及导师作为第一责任人在研究生心理问题发现、干预中的重要作用,并就师生间沟通技巧做了建议,以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王多君的报告围绕《质量是研究生培养生命线》展开,详细介绍了国科大学位体系,学位论文质量过程管理及信息化系统建设情况,针对学术道德建设与论文写作规范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并通过列举案例,帮助导师解读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相关制度,指出学位论文抽检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学位论文规范写作提出了指导意见和建议。 
      马石庄以《师者仁,德为先》为题,他从 “大道至简、德育为先、师者仁也”三方面,围绕新时代教师如何“传道、授业、释惑”探讨了导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规范、标准,并结合国科大研究生的特点,分享了自己的经历、经验和观点,引发了参训导师的思考与共鸣。
      8月24日上午,围绕“怎样当好一名导师” “如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对研究生教育的意见和建议”等主题开展了分组研讨,并由唐立娜、苏建强、叶志隆及蔡超四位导师分别代表各小组在大会上做总结汇报。最后,陈少华作总结发言,他表示中国科学院的使命定位之一是出人才,导师们肩负着育人的责任使命,要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做到科学知识传授与学术修为传承并重,为人师表,塑造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抓住百年未有之变局,做顶天立地的研究工作,为国家培养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最后,教育处为参训导师颁发结业证书,分发最新的教育制度汇编并组织学习相关的文件精神。此次研究生指导教师培训班圆满结束,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责编 :脱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