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所传真

首个“中国航天日”,光电所科研人员进课堂

  • 1970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今年三月,经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6年开始每年4月24日被设定为“中国航天日”。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光电所)先后参加了嫦娥探月工程、载人航空航天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为我国航天事业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4月22日,在首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光电所科学传播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勇和研究生科普协会成员共同走进双流区实验小学的课堂,为现场学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嫦娥探月工程”课程。陈勇以一篇小学生对月球幻想的日记开篇,把学生们引入对月球无限的暇思之中。他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详细讲解了月球的概述,人类探月历程,我国嫦娥一号、二号、三号、五号探月工程等四方面的内容。他把嫦娥探测月壤特性的科学目标比喻成嫦娥给月球打B超,打CT,使同学们对嫦娥的科研目标有了非常直观的认识和了解。他还为同学们播放了嫦娥探月动画视频和记录嫦娥探月实况的短片,通过难得一见的影像资料,展示了嫦娥探月工程中一幕幕珍贵难忘的画面。课堂上同学们积极主动的回答问题和提问,现场气氛热烈,精彩的授课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研究生科普协会成员还为同学们展示了嫦娥三号的实体模型,并与同学亲切互动,将本次活动推向高潮。

    在首个“中国航天日”,光电所科研人员走进课堂,是为了促进同学们关注科学,关注航天事业;激发广大青少年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崇尚科学的精神。活动结束时,陈勇鼓励同学们从点滴做起,关注祖国的航天事业,希望同学们抓住机遇,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贡献。

     

    课堂现场课堂现场

    模型展示模型展示

    责编 :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