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递

中国科学院大学新园区建设项目通过验收

  •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建校40周年。12月25日,国科大新园区建设项目验收会在雁栖湖校区举行。几代国科大人通过奋进实干的建设,历时15年的新园区建设项目通过验收,交上了一份不辱使命的精彩答卷。

    验收会现场

    李树深向支持国科大建设和发展的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界人士表示感谢

      验收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副院长张涛院士、副秘书长高鸿钧院士以及国家发改委张毅处长等14人组成,会议由中科院条财局局长郑晓年研究员主持。中科院副院长,国科大党委书记、校长李树深院士,国科大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王艳芬,副校长徐中平、牛晓莉,校长助理王秀全,以及中科院、国科大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验收会。

    王艳芬作“国科大新园区建设项目验收汇报”

      王艳芬在会上作了“国科大新园区建设项目验收汇报”,从项目立项背景与审批,项目概况与建设过程,项目启用与验收情况三个方面进行总结报告。她介绍,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的战略科技力量,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中发挥了火车头作用。“三位一体”是中科院发挥火车头作用的体制保障,国科大作为研究生和后备科技人才培养的主要依托,在中科院的战略布局和可持续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学生规模的快速增长,为了解决办学硬件条件严重不足的问题,2003年10月,中国科学院向国务院呈报《nba赌注平台|官网-app下载:将中国科学院建设成为国家高级科技人才培养基地若干问题的请示》,提出建设研究生院新园区的设想,希望在北京市怀柔区建设新园区,以加快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

      2004年3月31日,国务院支持立项,在研究加快发展中科院研究生教育有关问题的会议上讨论了中科院上报请示,会议审议通过:加快发展中科院研究生教育,是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中科院发挥科研与人才培养优势;原则同意中科院建设研究生院新园区的设想;在统筹规划基础上提出新园区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切实可行的报告,按程序报批。

      国家发展改革委给予关键性支持,分别于2005年5月、2008年9月、2009年5月,批复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新园区建设项目的“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批复总建筑面积338557平方米,总投资178114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51000万元,其余投资由中科院自筹。  

      在中科院举全院之力办教育的同时,北京市也给予了大力支持,经过前期7年的准备工作,国科大于2009年征地完成,2010年4月30日,获得第一个开工证。

    国科大雁栖湖校区总览

      国科大新园区位于北京市怀柔区雁栖湖东路,占地面积共计为1080亩。项目分为东西两个校区,西区于2010年5月开工,2013年7月启用;东区于2013年9月开工,2015年9月启用。建设完成总建筑面积338216平方米,主要包括:学生宿舍151848平方米,教学用房89780平方米,图书馆24071平方米,食堂17869平方米,体育中心18026平方米,学生礼堂10741平方米,学术交流中心8796平方米等,共计25栋单体建筑及相关配套市政、室外工程。上述单项工程均通过了竣工验收,工程质量合格。

      “最大的改善在于教学条件的改善!2003年以前,玉泉路校区只有一栋教学楼,排课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十点。没有像样的报告厅,只能借助教室开会。”王艳芬在会上说。新园区的建成,成为了国科大实力发展的重要助推,也打破了办学空间制约招生规模的发展瓶颈。“雁栖湖校区吸引了无数家长和孩子,他们从外地驱车而来,亲身感受着校园里传承的‘两弹一星’精神以及大师上讲台的育人情怀。”

    袁伟宣读建安专业组验收意见

    赵国华宣读财务专业组验收意见

    潘亚男宣读档案专业组验收意见

    孔繁文宣读管理使用与建设成效专业组验收意见

      验收会上,中科院条财局袁伟、赵国华、孔繁文分别宣读了建安专业组验收意见、财务专业组验收意见、管理使用与建设成效专业组验收意见,中科院文献中心潘亚楠宣读了档案专业验收组意见。

      验收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现国科大)新园区建设项目验收:国科大在项目建设中落实了项目建设法人责任制,制定了完善的组织管理和保障体系,严格执行了基本建设程序,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建设内容。新园区项目投入使用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形象和影响,教育教学条件和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变,高水平教学活动得以开展,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教学与科研成果,“致大尽微,家国天下”的校园文化正在形成。项目完成了全部建设内容,实现了建设目标,达到了验收标准。

    张涛做总结发言

      中科院副院长张涛院士肯定了国科大的发展成就,国科大在中科院构建“三位一体”的发展架构中,担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40年的发展表明,国科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应该始终坚持并不断深化科教融合,坚持科研与教育并举、出成果与出人才并重。进一步发挥国科大和研究所科教融合的特色,还要与全国各地的教育基地联动,“要做实做强,打破围墙和栅栏”。

      从2004年初开始,以国科大雁栖湖校区建设为起点,中科院和北京市双方就已拉开了共建怀柔科学城的序幕。怀柔科学城是以大科学装置集群和前沿科技交叉研究平台为核心,同时建设“四区”。“四区”中的科学教育区将位于怀柔科学城北部,主要依托国科大建设。

      同时,怀柔科学城将重点围绕物质科学、空间科学、大气环境科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信息与智能等重大创新领域,建设一批大装置,发展一批高平台,集聚一批顶尖人才,引领一批新兴产业,打造新的汇聚一流科研机构、代表我国最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总部基地。怀柔科学城初步建成之后,将聚集形成“数万量级人才高地”,万名科研骨干人才、万名高端科研流动人才、万名高水平研究生。

      在新的使命下,张涛也希望国科大解放思想,目光长远,把未来规划好,满足2035年的发展需求,牢牢把握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历史机遇,实现与怀柔科学城的深度融合发展,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作出应有的贡献。

      对此,李树深表示,除了感谢各位领导、专家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给予大力支持,恳请国家发改委、中科院继续支持国科大的发展,共同绘制未来的蓝图。

      国科大四十年的光辉历史已书写在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画卷之中。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国科大位列全国高校第三,18个一级学科获得A+,6个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为A,50%的学科达到了全国前5%;在2018年11月发布的ESI排名中,国科大全球排名第90位,成为中国两所进入前100名高校之一。

      雁栖湖新园区从2003年商讨选址到2006年奠基启动,从2009年破土动工到2013年首批研究生入驻,从2015年东校区全面建成使用到2018年见证建校40周年庆典,15年间,它铭刻和承载了几届国家领导人、北京市以及中国科学院领导集体的关怀和瞩望。未来,国科大将继续改善、提升办学条件,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抒写新时代的新篇章。

    验收委员会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西区图书馆前考察

    与会者合影

     

    责编 :余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