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递

李树深校长在“强国使命与人才培养高峰论坛”上的演讲

  • 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树深院士

     

    尊敬的春礼院长,尊敬的张坤总编辑、张飙书记,

    尊敬的各位来宾:

      欢迎大家在金秋时节来到中国科学院大学!

      4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78年10月9日那一天,中国科学院1978级研究生入学报到,满怀欣喜地见证中断12年的研究生教育得到恢复;几乎同一时间,1978年10月7日,在“文革”中停刊12年的中国青年报,在北京复刊,她清新活泼的风格和理想主义情怀,陪伴我们几代人成长、成熟、成功。

      这种因缘际会,看似偶然,实际上是历史的必然——正是1978年,中国迎来了科技和教育的春天,并由此迈入稳定、发展和繁荣的黄金40年。

      40年来,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国青年报,在培育人才、服务青年,引领科技、发展教育等领域,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和作用,成为推动改革开放的坚定力量。

      在我国研究生教育恢复和发展40年之际,我们相聚于此,共同主办“强国使命与人才培养高峰论坛”,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梳理过往,探讨当下,展望未来。借此机会,我希望向各位嘉宾简要介绍中国科学院大学40年的办学历程,分享培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感悟。

      第一国科大的建校初心源于人才培养使命,从研究生教育的探索者,到研究生教育品牌的创造者,她为科技的未来而生。

      1977年9月,中国科学院向中央提出,恢复研究生招生,并委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北京创办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当时学校叫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是中科院所属的、具有独立法人身份的二级单位,也就是今天国科大的前身。1978年3月31日,国务院任命严济慈先生担任研究生院院长。1982年5月,中科院党组同意学校使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名称进行对外交流。

      “赶超世界科学技术先进水平,培养优秀的科研人才”,是中国科学院创建这所学校的初心。这份初心源于中国科学院成立之初即肩负的人才培养使命,源于“科研与教育并举、出成果与出人才并重”的办院方针。

      尽管国科大建校只有40年,但是,她承袭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培养的历史积淀、优良传统和资源禀赋,其办学历程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之初。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国家高级科技人才奇缺。1951年6月,中国科学院和中央教育部联合发布了《一九五一年暑期招收研究实习员、研究生办法》,正式拉开了新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序幕。那一年,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共招收95人,占全国招收总人数的三分之一。1955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暂行条例》,这是新中国第一部有关高级科学人才培养的条例,也是中国科学院为国家研究生教育“规范化”所做的历史贡献。

      “努力为国家培养急缺的科研骨干人才”,是中科院探索研究生教育的使命和追求。为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向中央提出,对研究生教育体制进行重大调整。2000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批准原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北京)更名组建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实行“统一招生、统一教育管理、统一学位授予”。

      这是国科大校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研究生院成为各研究所“共有、共治、共享”的大学校,使中国科学院“科教融合”办教育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教育事业从此迸发出新的活力。

      2012年6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2013年7月17日,就是在今天这个报告厅,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科学院,提出了“四个率先”的要求,并在和国科大同学们交谈时,发表了“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年轻人要脚踏实地”的即兴演讲。2014年,为了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国科大开始招收本科生。在座的很多媒体、记者对国科大的本科生都给予了极大关注,进行了采访报道。对此,我们深表感谢。

      从1951年招收近百名研究实习员,到1978年建校时千人入学,再到刚刚过去的9月,一万五千名研究生新生迈入校门,40年来,国科大始终把研究生培养视为重要使命,成为了高级科技人才培养的“航空母舰”。这份使命,因国家战略科研任务需要而生,伴改革开放大业而强,为科技报国梦想而传承。

      第二,国科大的科教成果源于办学特色,从一张合影到三份成绩单,她为培养未来人才变。

      在国科大40年校史中,有一张仅有17人的毕业生合影成为了历史珍藏。那是1983年5月27日,新中国首批博士学位获得者在人民大会堂的合照。首批18位博士,有一人缺席学位授予仪式,他们当中有6人为国科大的校友,其中包括第一位理学博士马中骐、第一位工学博士冯玉琳、第一位女博士徐功巧。这张合影是国科大研究生培养历史的见证,也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科学院向国家递交的首张高级科技人才培养成绩单。

      “通过高水平科研支撑 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让学生站在科学研究的最前沿学习和实践”,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培养之初传承至今的“科教融合”办学理念。2015年,“科教融合”被明确写入学校章程,并得到教育部的核准。经过40年的探索与实践,国科大已形成完整的科教融合办学体制和培养模式,成功走出了一条在科学探索和创新实践中,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独特发展之路。

      截至目前,国科大已累计授予16万余名研究生硕士、博士学位,其中授予博士学位近8万名;授予290名本科生学士学位。40年来,所培养的学生有108名当选为两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有25%是国科大的毕业生。这是国科大向改革开放40年递交的又一张人才培养成绩单。

      开展自然科学研究,实验条件至关重要。中国科学院“上天入地下海、宏观微观贯通、顶天立地结合”的学科布局,为国科大学生提供了世界一流的科研创新实践平台。

      学生是“科教融合”的直接受益者,他们可以参与国际前沿、国家重大的科研项目,学术水平、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同时,他们也是新时代科技创新的重要生力军。从马里亚纳海沟的深海探测、雪域高原的生态科考,到天舟一号的搭载实验、纳米晶体的结构研究……可以说,每项科研工作都有国科大学生的参与,每项科研成果都有国科大学生的贡献。

      习总书记视察国科大之后的五年里,国科大授予学位的五万余名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有49000篇被SCI收录,12878篇被EI收录,331篇被ISTP收录;在Nature、Science、Cell、PNAS发表论文138篇;出版或参与出版专著886部。这是国科大学生在新时代科技创新贡献的成绩单。

      2018年4月,国科大成为首批获准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的20所高校之一,意味着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方面的布局将更加自由。此前,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国科大30个学科被评为A类,其中A+学科18个。根据2018年9月公布的ESI数据,国科大综合排名为国际97位,是国内进入全球百强的两所大学之一。在ESI全部22个学科排名中,国科大材料科学和化学跻身含金量最高的前万分之一行列;7个学科进入ESI前千分之一,15个学科入选ESI前百分之一学科。这份成绩单是国科大40年来在学科建设方面不懈努力、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又一见证。

      第三,国科大的育人优势源于情怀传承从一批科学家走上讲台到几代科学家执教课堂,她在教学相长中发展。

      前几天,国科大1978级校友、地球科学与行星科学学院教授刘嘉麒院士在一篇回忆录中说,“尽管学校的设施比较简陋,生活和学习的条件比较艰苦,但学校的教学与学习氛围却无比的好。那里汇聚了一大批著名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以及外国专家给学生讲课,例如,英语大师李佩、地学家张文佑、生物学家邹承鲁等”。

      1978年的研究生院,没有“大楼”,只有“简易板房”做校舍,但大师亲临三尺讲台,可以让学生们在“谈笑有鸿儒”的教学氛围中,倾听和吸收来自优秀科学家的学识和思想。

      在严济慈院长主持下,王大珩、彭桓武、叶笃正、刘东生、吴文俊、关肇直等一大批科学家,纷纷来到研究生院为学生授课;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宁、波特、桑格,以及吴健雄、陈省身、李远哲等百余位著名专家也曾在研究生院讲授前沿与交叉学科课程。

      教学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学校最主要的工作。40年来,国科大的课堂,大师云集,名家荟萃。科学家作为知识的创造者走上讲台,在为学生填筑高养分创新知识储备之时,也使科学精神代代绵延传递,续写科研工作者们深厚的育人情怀。

      从执鞭40年《高等天气学》授课的丁一汇院士,到30年坚持《生物信息学》开卷考试的陈润生院士;从席南华院士领衔国科大数学教师团队、开创本科数学教育培养体系,到秦大河院士亲率IPCC作者团队,在国科大开设《气候变化科学概论》研究生课程……从建校初期的百余位学者进课堂,到目前通过“科教融合”体制机制,3000名一线科研工作者授课教学,其中包括两院院士153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60多人,育人情怀在历史长河中奔涌向前,铸就了知识创新的坚固河床。从“摇滚博导”陈涌海用现代诗开启《半导体光学》教学,到苏湛副教授的文言文成绩公告、个性化作业点评,国科大的课堂,是科学与人文艺术的交融,也是坚持立德树人、全方位育人的生动体现。

      我们欣喜地看到,国科大40年来培养的108名院士校友中,有75人目前仍在国科大担任博导或者授课教师,直接参与研究生的教学培养工作。从学生成长为老师,“国科大人”在科研实践中继承着中国科学院“科学、民主、爱国、奉献”的传统,发扬着“唯实、求真、协力、创新”的院风。40年来,伴随改革开放大业,“国科大人”的创新思想不断更迭,融入血脉的育人情怀代代相传。

      第四,国科大的创新发展源自时代召唤从怀柔火箭试验基地到怀柔科学城,她为强国而生。

      各位来宾,大家可能知道,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的校园深处,有一座镌(juan)刻着历史功勋和不朽精神的丰碑——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它的原址是60年前,中国科学院为研制两弹一星而建造的怀柔火箭试验基地,那里,铭刻着“中科院人”至诚报国的信仰和情怀。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今天的雁栖湖畔,正崛起一座“新城”——北京怀柔科学城。未来,它将成为世界科学新地标,国科大也将与其相融共生。科学城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国科大利用科教融合优势,布局和建设了一批如网络空间安全、纳米材料、人工智能、核科学等前沿交叉类学院,为国家培养和储配关乎战略新兴产业和国家安全的高水平人才。怀柔科学城建成后,将聚集形成“数万量级人才高地”,他们将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未来,国科大将以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业重任的时代新人为使命,在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对外交流中,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探索独具特色、科教融合、协同创新的成熟道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科技进步做出不可或缺的贡献。

      谢谢大家!

     

    论坛现场

    责编 :余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