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递

第二届中国计量经济学者论坛(2018)在北京举行

  •   2018年12月15日-16日,第二届中国计量经济学者论坛(2018)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顺利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编辑部、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与邹至庄经济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承办。论坛旨在为中国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研究的优秀成果与前沿研究提供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鼓励原创性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15日上午,论坛开幕式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院南楼N204会议室举行。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杨翠红研究员主持开幕式。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杨翠红研究员主持开幕式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汪寿阳研究员,美国堪萨斯大学蔡宗武教授,东北财经大学副校长王维国教授,《经济研究》杂志社张永山社长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辞。汪寿阳研究员在致辞中表示计量经济学在未来研究中的发展空间巨大,希望本次论坛让大家有所收获。同时,汪寿阳研究员表示本次论坛除了将优秀论文推荐到《经济研究》匿名评审外,还将遴选优秀论文推荐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A类期刊《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发表。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汪寿阳研究员致辞

      蔡宗武教授表示本次论坛在首届论坛的基础上更是集多方之力,推动计量经济学在中国的教学科研发展。长期以来,厦门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东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杂志社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中国计量经济学者论坛”作为四家科研院校机构发起的科研学术交流平台之一,为中国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美国堪萨斯大学蔡宗武教授致辞

      王维国教授在致辞中提到,论坛为国内计量经济学者搭建了一个专门的交流平台,相信在四个合作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未来将产出nba赌注平台|官网-app下载:的研究成果。

     东北财经大学副校长王维国教授致辞

      张永山社长表示,第二届计量经济学者论坛收到投稿论文在质量上比上一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为此,主办方组建了高水平的论文评审委员会,进一步加强了论文的评审工作,希望能将中国经济学者最好的计量经济学论文都汇聚到论坛上来宣读,并计划通过同行专家的力量遴选出近20篇优秀论文直接进入《经济研究》的匿名审稿程序,推动论坛成为杂志优秀稿源之一。

    《经济研究》杂志社张永山社长致辞

      本次论坛邀请了包括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会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Whitney Newey教授,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会士、美国南加州大学萧政教授,《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刘霞辉研究员,美国堪萨斯大学蔡宗武教授,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会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康奈尔大学洪永淼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汪同三研究员,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汪寿阳研究员等海内外知名学者莅会作主题演讲。

      15日上午开幕式之后,论坛的首场主题演讲由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会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Whitney Newey教授带来了精彩报告。Newey教授在题为“Demand Analysis with Many Prices”的报告中提到,在进行需求分析时,一般研究一个或两个价格的变化带来的效应,需要考虑其他产品价格来控制遗漏变量的偏差。Newey认为机器学习正则化方法可以减少方差,同时保持相对较低的偏差。另外,使用面板数据和横截面数据得到的结果也会不同。Newey教授随之讨论如何用机器学习的方法估计消费者剩余的边界值,并结合正交矩方法来解释总支出的内生性。同时,还讨论在允许一般化的异质性和未知维度的扰动向量存在的情况下,如何简化需求系统的分析和估计。最后,Newey教授展示了将需求分析的方法应用在税收SODA的福利效应中,研究分析不同支出群体的消费者剩余变化。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Whitney Newey教授做主题演讲

      美国南加州大学萧政教授在题为“An Econometrician’s Perspective on Big Data”的报告中,分享了从计量经济学家的角度看大数据的观点。萧教授介绍了大数据和经济及金融理论之间的相互贡献,从预测方面介绍了大数据和计量经济模型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机器学习方法的处理效应,并提出在度量或模拟政策影响时不同机器学习方法存在的不足。萧政教授从十个方面提出了大数据应用于统计技术中有待研究的问题,并在最后提出了计量经济学研究的一些观点,认为基本统计方法、经济理论、机构和历史背景仍然很重要,面板数据不是万能的。

    美国南加州大学萧政教授做主题演讲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刘霞辉研究员在题为“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特征研究”的演讲中,提出了中国在新的发展阶段中的五个方面的特征:一是经济结构正在由传统的产品生产经济转化为以城市经济为主的服务型经济。二是人力资本、技术创新、高新技术的普遍运用,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导力量,智能化制造和服务,网络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正在不断的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服务行为,传统产业和企业正在不断的退出经济中心。三是交通和通信设施的不断完善,给全体人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交通和通讯,同时也不断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方便度,大幅度降低了社会的信息获取成本,信息透明度大幅提高,从而使社会的生产组织行为和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不断发生改变。四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格局正在形成,经济正在向均衡化发展的方向演进。五是网络型经济和社会形态正在逐步形成,经济和社会管理的网络化正在取代传统的管理模式,个人、企业和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变化。

    《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刘霞辉研究员做主题演讲

      美国堪萨斯大学蔡宗武教授在题为“Testing Unconfoundedness Using Auxiliary Variables”的演讲中,提出了新的测试条件独立性的方法,可以通过加入了一个独立于处理变量的辅助变量Z,使用非参数估计的条件矩方法来检验条件独立性。随后详细地介绍了该方法的假设条件和渐近分布,并通过蒙特卡洛方法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与渐近理论一致。最后,蔡宗武教授展示了如何将新的检验条件独立性的方法应用在实例中:其一检验了参与401(k)计划是否独立于某些协变量条件下的潜在金融资产,结果表明当年龄和家庭大小都用作辅助变量Z时,参与401(k)计划独立于潜在的金融资产。其二采用了Chen,Ji,Zhou和Zhu(2017)对大学教育研究的例子,检验了在给定一些相关的协变量下潜在的回报与接受大学教育是否是独立的。在更一般的假设条件下检验了条件均值的独立性。

    美国堪萨斯大学蔡宗武教授做主题演讲

      15日下午,论坛的第二场主题演讲由美国康奈尔大学洪永淼教授做了题为“Time-varying Model Averaging”的报告,洪永淼教授提出了一种用于时变模型平均的频率方法。与传统的MMA和JMA方法相比,该方法更适合于非线性时间序列。在考虑实现最小均方误差的一类模型平均估计量中,洪永淼教授提出的新TJMA估计量是渐近最优的。在介绍的仿真和实证应用中都表明了所提出的TJMA方法的优越性。


    美国康奈尔大学洪永淼教授做主题演讲

      16日上午,论坛第三场主题演讲首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汪同三研究员带来了精彩报告。汪同三研究员在题为“深入对外开放与计量分析”的报告中,首先追溯了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对中美经济关系中产生的贸易摩擦发生的必然性及应对策略提出了几点认识。汪同三研究员指出“我们要以不对抗、按步伐开放、国家核心利益不退让”的应对策略坚定开放,尤其是坚定对国际准则的开放,汪同三研究员认为要以“竞争中性”原则坚定深化开放,对内以“竞争中性”原则对待国有企业,在中国建立一个真正的公平的市场体制,对外以“竞争中性”原则互利共赢,不仅在结果,而且在过程。最后汪同三研究员提出在进行经济计量分析与全面深化开放,特别是规则的开放的探索过程中要注意三点:“1、研究对象的侧重、选择2、研究方法的创新、科学3、研究态度的认真、求实”。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汪同三研究员做主题演讲

      最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汪寿阳研究员进行了新颖的“数据分解+计量建模+深度学习 = ?”主题演讲。汪寿阳研究员认为“经济预测研究需要重要的理论与方法创新!提出具有广泛适用性与较高预测性能的预测方法!”汪寿阳研究员提出了几点值得关注的问题:1、要提高数据管理和编程处理大规模数据的能力;2、结合计量经济模型和机器学习,提出有效的模型来总结、描述和分析大数据中包含的信息;3、在将计量经济模型和机器学习进行结合,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思考:如何从数据中识别出因果效应?识别因果效应的策略是什么?在特定的应用环境中需要考虑哪些重要的因素?4、机器学习自动化了一些常规的数据分析任务,在可靠和有效的实证工作方面,提升专业知识就变得更加重要。最后,汪寿阳研究员总结提出要根据大数据时代的特征,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进行创新的大数据建模与分析。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汪寿阳研究员做主题演讲

      本次论坛设11个平行会场,累计共51场分组报告,论坛特别邀请了35位国内计量经济领域知名学者担任论文点评专家。


    论坛分会场作者报告


    论坛分会场点评专家点评

      16日中午,第二届中国计量经济学者论坛“闭幕式”隆重举行。闭幕式由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科学研究院杨晓光研究员主持。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科学研究院杨晓光研究员主持论坛闭幕式

      首先,杨晓光研究员宣布了本届中国计量经济学者论坛“理论计量经济学最佳论文奖”获奖情况,复旦大学付中昊博士与中山大学王霞副教授合作的论文《Testing for Structural Changes in Factor Models via th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经过论坛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推选,获得本届“理论计量经济学最佳论文奖”,这也是中国计量经济学者论坛首次设立“理论计量经济学最佳论文奖”。随后,汪寿阳研究员代表论坛主办方为王霞副教授颁发获奖证书。


    汪寿阳研究员为王霞副教授颁发“理论计量经济学最佳论文奖”

      最后,汪寿阳教授代表本届论坛承办方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致辞,对此次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表达感谢,并表示“中国计量经济学者论坛”将继续发展,促进计量经济学理论研究与方法应用在中国的发展,推动中国经济学的进步,可以给nba赌注平台|官网-app下载:的学者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东北财经大学王维国教授代表下届论坛承办方致辞,首先对论坛承办方的各位工作人员表达感谢,同时肯定此次论坛的重要意义,王维国教授认为“中国计量经济学者论坛”是一个进行学术交流的卓越平台,相信“第三届中国计量经济学者论坛”能够更加精彩。

      据了解,本次论坛共有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东南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复旦大学、广州大学、nba赌注平台|官网-app下载: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南开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山东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工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科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山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和科研结构的160余名学者对计量经济理论与方法、宏观计量经济学及其应用、金融计量经济学及其应用、微观计量经济学及其应用、预测方法与应用、大数据理论与方法、贝叶斯计量经济学及其应用等议题开展了激烈的思想交锋和深入的学术交流。


    论坛现场



    责编 :黄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