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递

国科大2021年国际学生招生工作研讨会及国际学生招生宣传周线上召开

  •   12月7日,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2021年国际学生招生工作研讨会在线上召开。此次会议是自2015年来国科大举办的第四次全校国际学生教育专题研讨会。国科大学术副校长吴岳良院士,“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秘书处助理执行主任艾丽坤,中国科学院大学规划办公室主任刘继安, 中国科学院大学留学生办公室主任黄顶成以及约100个研究生培养单位150余名管理干部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谢勇主持会议。

      吴岳良首先代表国科大对参会老师表示热烈的欢迎。随后提出,在国科大独特的科教融合办学模式下,国科大的国际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具有鲜明的特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未来学校将继续加强招生宣传力度,扩大学校教育的国际知名度,吸引nba赌注平台|官网-app下载:优秀学生来华留学。另一方面,控制好疫情舆情影响,加强正面宣传引导,通过借鉴世界名校经验,加强我校国际学生的教育与管理。

      艾丽坤介绍了“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秘书处的工作职责及流程,ANSO奖学金设立、管理和历年招生情况,重点对疫情下ANSO奖学金的应对措施做具体报告。刘继安从学校“双一流”首轮建设总体情况、建设目标与学科建设总体规划、2021-2025年建设内容以及组织保障和预期成效四个方面做详细介绍。黄顶成解读新一年国际学生招生政策,重点强调招生流程及质量控制,为学校做好新一年招生工作打下基础。

      随后,围绕如何做好招生宣传工作、拓宽招生渠道、扩大生源范围、优化生源结构、增加来校来所留学的吸引力、提高生源质量和ANSO奖学金绩效的建议和意见,分六个小组展开讨论。分享环节,国家天文台教育处处长梁艳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教育处处长潘海莲、植物研究所研究生处处长杨红娟、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究生部主任王彦梅、南海海洋研究所人事教育处副处长李丹、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教育处副处长杨远智分别就疫情下涉及国际学生教育的招生、管理、培养、科研各个环节进行了总结发言。

    北京主会场



    会议合影

      当天下午五点到七点,国科大召开了线上国际学生招生宣讲会,拉开了本年度国际学生线上招生宣传周的帷幕。此次招生宣传周设有1个国科大主会场和14个分会场,资源与环境学院、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青藏高原研究所、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34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组织了分会场的活动。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谢勇、ANSO秘书处项目专员王钟秀和留学生办公室项目主管解语晨分别向申请人介绍了国科大的国际教育和国际合作情况、ANSO奖学金以及国科大国际学生入学申请流程等。


    谢勇介绍国科大情况


    王钟秀介绍ANSO奖学金


    解语晨介绍申请流程

      会议还邀请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谢黎明教授作为国际学生导师代表以及2名在校国际学生代表做了经验分享。在问答环节,与会学生积极提问,会场讨论气氛热烈。


    谢黎明进行经验分享


    会议合影

      据统计,国科大现有国际学生1937人,来自96个国家,分布在118个学院和研究所,在学博士生1205人,持续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责编 :脱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