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递

李佩老师,请您再看一眼玉泉路校园

  • 雪松静默,彤云低垂。

    2017115日上午1030分,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路校园安静而凝重。

    这是学生寒假的第一天,近百名本科生自发地聚集在一公寓楼下马路两侧,静静地等候着,不时向北面张望着。他们在等候一位最尊敬的长者的灵车驶来,等待再看一眼“中国科学院最美的玫瑰”。

    这是秋季学期的最后一天,十几名国科大外语系研究生等候在人文楼前,默默地迎候着,不时向东面张望着。他们在等候外语系第一任系主任的灵车驶来,等待再看一眼“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

    国科大师生站在道路两旁目送李佩先生的灵车经过国科大师生站在道路两旁目送李佩先生的灵车经过
        李佩老师,他们在等候您啊!您去世的消息,让国科大师生停留在了难以言表的哀思之中。他们知道您想最后看一眼玉泉路校园,看一眼您曾经启迪无数青年学子人生的礼堂,看一眼外语系那座见证了您执教20年的二层小楼,看一眼您曾与同事们倾心交流的海棠大道,看一眼那片无数毕业生合影留念的大草坪……

    李佩老师,同学们也想看看您啊!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都未曾在您生前见过您。但是,从他们一入学,您的名字就已经成为这所大学优秀教师的象征,您的精神就已经在感染者鼓舞着后生晚辈笃志前行。就像站在人群中迎候您的陕西女孩雷雨晴所说:“入学后第一次听报告,讲的就是李佩老师的故事。她虽然历经坎坷,依然淡定从容,依然坚韧执着,让我感觉到了一种宁静的力量!”外语系的师生来为李佩先生送行外语系的师生来为李佩先生送行
        李佩老师,在我们的学生中,也有人在初中就知道了您的名字,比如郭永怀先生的山东老乡、2016级本科生孙昊。在一本郭永怀传记中,他知道了郭先生研究的“湍流”,知道了那个站在著名科学家背后但同样成就卓越的李佩老师。“湍流卷不走的先生”,他觉得没有比这更适合形容您的新闻标题了。您经历了民族抗战的湍流、国家政治的湍流、丧夫丧女的湍流,在那些不稳定不可预知的“湍流”中,孙昊看到了您始终不变的爱国精神,看到您一心为学生一生为国家的奉献精神。

    李佩先生的灵车缓缓驶过国科大玉泉路礼堂李佩先生的灵车缓缓驶过国科大玉泉路礼堂
        细雪飘忽,黑纱摇摆。

    9:45,当护佑您的灵车缓缓驶离中日友好医院时,天空飘起了雪花,工作人员轻声对您说:“李老师,我们送您回家。”车子沿着北四环一路向西缓行,上保福寺桥走辅路。当路过您熟悉的力学所时,工作人员轻声呼唤着您的名字,“李老师,我们到力学所了……”

    10:10,当护佑您的灵车到了您居住了60年“科源社区”时,工作人员轻声呼唤着您的名字:“李老师,我们到家了……”车子暂停后再次起步,工作人员哽咽着说:“李老师,我们到学校去……”

    10:33,当护佑您的灵车缓缓驶进玉泉路校园时,随风飘摆的黑纱黄绢一下子刺痛了同学们的心。很多人第一次与您对视,竟然是灵车上您的遗像。黑色的毛衣,白色的围巾,目光温和平静,但又有着穿透时光的力量。

    老师和同学们在草坪前目送李佩先生离开玉泉路校园(陈印政 摄)老师和同学们在草坪前目送李佩先生离开玉泉路校园(陈印政 摄)

    真想把您唤醒,让您再看一眼您用心用情用力耕耘了近40年的大学;真想把您唤醒,让您再回想一下这校园里您共事过的大师批评过的学生批改过的试卷。

    外语系研究生姜程栩站在迎候您的人群中,在内心里希望像您一样,把有限的生命活成无限的永恒。“我没能上过李佩老师的课,也没能见过她本人,但每每提到李佩老师,却总有亲切之感。这或许正是李佩老师的魅力所在:如春雨般,在无声中滋润万物,在无形间沁入心间。”

    他们说,李佩老师是“中科院最美玫瑰”,而在外语系研究生李悦的心里,您就是“我们系的老师呢”。她给您写过贺卡,在送您的礼物上留过言。她一直以为总有机会见上您一面,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然而,看到驶过礼堂、驶过人文楼的灵车,她内心里空荡荡的,“愿李老师一路走好!”

    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覆盖着皑皑白雪1月15日,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覆盖着皑皑白雪(徐佳伟 摄)   

        芳林新叶,红旗轻扬。

    “湍流卷不走的先生”,还是走了。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10:38,灵车静静地缓缓地驶出玉泉路校园,老师和同学们在草坪前默默地目送李佩老师离去。工作人员轻声对您说:“李老师,我们送您远行,请您给郭永怀先生带个好。”

    李佩老师,也请您告诉郭永怀先生,今天,怀柔红螺山里下雪了,当年他和钱学森先生一起工作过的S2火箭试验基地,建起了“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现在一片白茫茫的。李佩老师,也请您告诉郭永怀先生,在他们当年为国家呕心沥血、披荆斩棘的地方,已经崛起一座崭新的大学校园;在长城脚下,聚集着一群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正在为科学进步、为民族复兴砥砺前行。

    “芳林新叶催陈新,流水前波让后波。”李佩老师,安息!

     


    责编 :王秀全